邢艳丽
集安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134299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情况的综合考核方式。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太小,阅历有限,从教材当中学习到的知识也不够丰富。因此,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升。课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将其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改善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分支,老师给小学生展开作文教学,旨在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范围的重要途径,在调查中发现,课外阅读丰富的学生,写作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本文重点围绕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1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一般来讲,在展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习作,主要是围绕景色描写、事件描写等这类比较简单的话题。由于小学生的阅历水平较低,写作素材也不够丰富,导致写作效果普遍不够理想。而课外阅读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结合,却能够为学生带来除却书本之外的更多素材内容,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为学生在写作方面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如此一来,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便会得到较大的进步。
1.2为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技能打好基础
根据调查发现,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都造成了影响。老师们展开作文教学时,学生的写作技能也千篇一律,没有个人特色。将课外阅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写作技能的提升。
1.3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拓展知识视野
课外书籍非常丰富,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当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精华。通过对课外经典书籍展开阅读,也是小学生和作者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作者的创作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继而改善小学生的思想观念,给他们带来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为学生创作出更优质的作文带来有效的帮助[1]。
2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用课外阅读的路径探索
2.1克服阅读时间不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
教师要十分注意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由于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习科目,所以大部分的教师会把时间都用在课本内容的教学上,而忽略课外阅读的教学时间,然而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够完善,也难以在空闲时间沉下心来读书。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例如,教师可以每周留出一节课进行阅读教学,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阅读储备,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然后,教师可以定期给学生开展一些阅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故事大接龙”“古诗词朗诵会”“课外知识交流会”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感受。
2.2借用多媒体技术展开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课外阅读书籍类型十分丰富,虽然有些故事阅读适合小学生,但仍然会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此难以理解。想要塑造学生一定的作文水平,老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外阅读来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带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多媒体中图片与视频的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外书籍的内容,深层次地改善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触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2]。例如,统编版教材里《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故事学习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借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播放类似于《后羿射日》和《愚公移山》等相关的课外书籍故事内容,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他们写作技能的提高。
2.3不以考试来衡量课外阅读
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考试的需要来为学生们指定一些课外阅读书目。这样的行为会让学生们觉得只要完成语文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的任务就可以了,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书目就不用去阅读了。久而久之就会打击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语文总体成绩的提高。
2.4创建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围绕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更能够借用网络环境和一些社交平台,使学生和教师在假期时间,也能够展开知识交流。老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进行交流分享,强化他们对书籍阅读记忆力的同时,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阅读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2.5组织整本书课外阅读,改善课内阅读的片段性教学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开始从小学生的终身发展角度出发,关注的是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也需要从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所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也收录了一些名著片段,以便及时丰富小学生的文学鉴赏经验,便于小学生从中汲取优秀文化与人生智慧。但是,名著片段内容有限,难以让小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文学探究,很难真正理解名著的文学地位。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课文片段来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由此丰富课外阅读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全面鉴赏名著作品,从而及时优化与发展小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切实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水平。例如在《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教学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课文阅读了解相关片段,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坚强求生的冒险经历。但是,课文内容篇幅很短,无法全面呈现鲁滨孙的冒险过程,所以笔者就在本课教学结束之后组织了整本书课外阅读活动,希望小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鲁滨孙的冒险过程,使其进一步总结出鲁滨孙坚强、聪明、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为此,笔者及时利用阅读课组织了名著导读活动,为学生介绍了《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创作背景与故事线索,利用学生内心深处的冒险精神与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激发出本班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笔者初步制定了为期一个月的课外阅读活动计划,要求学生自主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表,标明自己每天要完成的阅读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如果学生无法按照预期计划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则需在备注一栏写明原因。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也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按照记叙文的阅读技巧去概述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或者是绘制思维导图,以直观的图谱去呈现《鲁滨孙漂流记》的人物关系、故事脉络等。其中,有不少学生在阅读时会产生一些知识疑问。对此,学生要认真记录,重新阅读相关内容,然后再与其他同学、笔者及时沟通,以便及时解决阅读难题。在这一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笔者不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合理调整阅读周期,积极进行阅读辅导,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松弛有度的节奏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由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关系着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也是丰富小学生人生经历、文学储备与文化认知的重要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整合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积极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优化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好完全准备。
参考文献
[1]陈见梅.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61.
[2]董晓翠.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分析[J].教育观察,2019,8(42):117-118.
[3]姜晓蕾. 浅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5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