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轶斌
湖南省常德市第七中学
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是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确定的八项行动之一,明确提出“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智能教育,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智慧课堂构建的技术支持与实现方案的意见。
一.智慧课堂技术支持方案
1.智慧课堂网络环境
主要由校园网络设施(网络中心到教学楼为千兆光纤、楼层交换机到终端为六类双绞线、办公室和部分教室无线覆盖)、基于设备认证的互联网访问(平均带宽50Mb/s 左右)、支持课堂教学的互联网公有云(以SW白板云课件空间为主,省教育资源云平台及其他云应用免费空间为辅)与校内小型私有云(NAS)三部分构成。在师生统一注册用户账号后,通过浏览器或客户端软件登录就可以进行教学与学习资源的管理与共享、信息交流与反馈等与智慧课堂有关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活动。
2.智慧课堂教学环境
以教室的SW一体机为核心,配置固定的内网 IP,加装 USB 便捷 WIFI、壁挂式实物展台,统一安装SW白板 5、SW授课助手、班级优化大师、WPS教育版、QQ影音、世界之窗浏览器、火绒安全等必备软件,在浏览器中收藏常用的云服务平台网址方便师生登录。在此基础上,参研实验班还配备了SW答题反馈系统(含60只学生反馈器)、教师平板移动端(安装有SW授课助手等教学常用 APP)。在自动录播教室还安装了吸顶式无线 WIFI、配备了 60 套学生平板及充电柜,可进行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多屏互动教学。上课时教师在 SW 一体机上通过 SW 白板5登录自己的云课件空间、打开备课时已制作好的课件进行富媒体授课, 或可登录 SW 教学资源中心、省教育资源云平台等调用里面已整理好的课件、习题、微课等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教师还可利用壁挂式实物展台(把拍摄画面传送到 SW 一体机上放大实时展示)、答题反馈器系统、教学平板(通过 SW 授课助手 APP 同屏或投屏画面到 SW 一体机上展示)进行互动教学。在自动录播教室,还可以基于智慧课堂管理系统 SW 易课堂进行更加全面和灵活的交互式教学活动。
3.智慧课堂管理系统
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必然涉及教师和学生的用户管理(师生账号密码、任教班级学科、年级/班级设置等)、教学/学习资源管理(课件/题库的云存储、学习资料/作业/测试的/布置/分发/共享等)、教学设备管理(登记、分配、维护等)、学情数据统计(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作业情况、在线测验成绩统计分析等)等多个互相联系、动态运行的方面。因此一套功能相对完善、能够保障智慧课堂持续正常运作的管理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经过咨询和试用,“SW 易课堂”成为研究首选使用的智慧课堂管理系统。
二.智慧课堂教学实现方案
在传统教学模型中,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与导学阶段,还是在课后的作业提交、学法指导阶段,除纸笔书写(通过学案检查或作业批改)、当面交流(教师到教室辅导或学生课余个别向老师请教)两种常规的方式外,高中的师生相对少有其他互动交流的机会。在智慧课堂环境下,充分利用云空间或在线教育(教学)平台及相关设备就可架课前、课后师生间有效互动的桥梁。
方案一:“SW 一体机+共享云空间”
在教师的笔记本电脑和教室的 SW 一体机中都安装有SW白板5,平时教师只是利用它进行课件设计和课堂授课。
其实,SW 白板 5 支持同一账号多点登录,而且它的“云课件”及“资料夹”默认是云存储且自动保存(即云同步)的。因此,充分利用 SW 一体和 SW 白板 5 基于云存储的特性,教师只需安排好班级负责人(学科代表或学习委员)并约定对“云课件”及“资料夹”进行同步的时间,就可以实现课前、课后师生间的“云互动”。以课前导学反馈为例:教师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打开 SW 白板 5,用本人账号、密码登录,新建一个名为“高 X 班(学科)(课标题)课前预习与导学问题反馈”的课件,在其中添加“导学问题反馈表”页面、“学案抽查拍照上传”页面等作为学生的反馈信息的“预留区”。
按照约定的时间,由班级负责人(学科代表或学习委员)在同学中进行问题或资料收集,然后在教室的 SW 一体机上打开 SW 白板 5、使用教师的账号登录并打开上述教师预置好的课件,把收集到的问题用文字输入到课件中,或者把学案照片(或录下的音/视频)先上传到“资料夹”再插入到课件的相应页面中并进行同步。
当教师在笔记本电脑上再次打开这个课件时,就可以看到学生反馈的问题或提交
的资料了。这个方案的优点是:无需借助第三方软件或平台,经济简单,符合日常教学应
用习惯、师生都能够熟练操作且同样适用于课后学生提交疑难问题和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方案二:“在线平台+SW一体机或师生终端”
随着在线教育和网络交流方式的不断发展,可用于师生交流、作业布置的平台和工具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有 QQ 班级群、微信班级群或钉钉班级群等,但具有社交属性、开放式交流的平台或工具除适用于周末或放假期间的家校沟通场景外,由于与学校日常纪律管理、校园信息安全等方面有冲突,在高中校内日常教学场景下无法把它们正常用于师生的课外交流。因此,必须选用信息交流相对封闭、核心功能服务于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在线平台及工具,纳入考察和试用范围的有:晓黑板、知心慧学、SW易课堂。
由于各在线平台解决课前、课后师生互动的着眼点各有侧重,功能各有所长,因此实际应用时必须针对师生的现实诉求和设备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变通或组合使用。例如,在 SW 一体机上学生可利用浏览器进行“晓黑板”Web端登录,及时收到教师发送的班级作业通知、学习辅导资料等,下载打开后即可展示给全班,避免了学生端设备暂无配备或受限使用的问题。而“知心慧学”和“SW 易课堂”在学习资源推送、在线作业布置与批改和学情分析方面有较大优势,在学生端设备可用的情况下(学校配备学生平板或允许 BYOD)教师可以方便地推送课前在线导学内容,在查看学情信息后实现翻转课堂教学,也可以方便地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检查和在线批改,在查看学情信息后调整或完善后续的教学计划。
总之,在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下,以课前、课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为基础,课堂教学的目标会更加精准、流程会更加高效。按照 TPACK 框架,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然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智慧课堂教学环境的赋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云”(教学云服务及其他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台”(课堂教学软、硬件平台或工具)、“端”(答题反馈器、学生平板或 BYOD)的作用,从而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融为一体的智慧化教学形态。因为SW一体机本身及其配套的软硬件、网络环境与云平台为智慧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交互的可能,对高中课堂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