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劳动教育策略与保障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王丽娜
[导读] 在学生的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开展有关综合实践类的活动课程教育

        王丽娜
        威海市锦华小学 264200
        摘 要:在学生的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开展有关综合实践类的活动课程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的。新课程标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际教育方式上确定了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是需要将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社会教学有效的连接在一起的,并在这样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对这一课程的体验感,将相关的生活教育理念等相关资源有机的融合到实际的教学中。本篇文章从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来动教育策略与保障入手,说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理念,提出了几点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劳动教育策略与保障方式。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策略保障

        现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许多学生和家长及教师都存在着重视学生智力教学轻视学生体能发展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许多教师和家长仅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并不关注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得学生缺少一定的自理能力。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关注了学生在劳动能力方面的培养,为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全方面的综合能力有效发展。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在发展方面的各项要求出发的,并让学生从各类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有效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教师为学生利用探究、服务、制作和体验等多种形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1]。而在课程中为需而生进行的劳动教育也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的,并以学生的生活各项需要为主要出发点,为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理念和坚实的劳动知识及技能、劳动习惯等为主要教育目标的一项实践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课程性质决定了劳动教育是此项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及相关劳动教育内容。所以,依托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教学目标的最佳方式。
二、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劳动教育策略与保障
(一)重视劳动教育理念的转化
        在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应该重点重视其中的劳动理念,并将这种劳动理念进行有效的转化,以实际的教学实践为基本理念,将相关劳动教育方面的理念切实的落实到学生相关实践活动中去[2]。在相关劳动教育的教育内容设计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相关劳动过程,还要重视劳动教育对学生所起到的多元化的教育意义。而在课程的实际进行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表情和发展情况,还要关注劳动所实现的一系列生成性的教育内容,并以这种劳动教育内容为主要载体,将有关素质教育的主要理念和德育教育内容有机的集合起来,在为学生拓展劳动教育的实际价值的同时,潜移默化的为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


(二)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一个科学又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有效实现相关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条件,教师在实际进行相关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设计内容的合理性,并以此为劳动教育可以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3]。例如在进行种花的相关的教育活动课程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设计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现代社会中可以和花花草草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学生已经不能够辨别各种花草了,并以此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和热爱大自然。其次,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有效引导之下,为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步骤。并在实际教学内容中为学生进行两部分教学内容,一是利用各类互联网资料,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花草,一是利用资料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最后,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必要的总结。教师要在学生的表现中善于总结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及实际动手能力等进行总结,并实现劳动实践活动的最终教育目的。
(三)形成劳动教育常态化
        劳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和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样重要的阶段为学生形成一个常态化的劳动教育,对于学生认知劳动教育理念和劳动观念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4]。在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劳动教育理念之下开展劳动教育,需要教师有意识且有计划的为学生将劳动教育变得常态化,并将劳动教育的相关教学理念贯穿到学生的多项课程的实践活动中去。
(四)重视和社会教育资源的衔接
        在学校的相关课程内容的实际教学范围之内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劳动教育在实际开展形式上也是有一定限制的[5]。所以,想要从学生的本质上形成劳动教育观念,还要积极的和社会上的诸多教育资源有效的衔接在一起,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教学范围扩展到社会中去,在积极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拓展了解到更多的劳动教育形式。例如,可以为学生将所在地区的相关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与劳动教育的就小学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观察和实践中了解到更多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形式,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教育的理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是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劳动教育理念的最佳应用途径,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劳动教育的相关理念有效进行转化,并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劳动教育理念和行为习惯在中和实践活动课程中变成一个常态化的教育方式,是提高劳动教育的实际价值,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策略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冯新瑞.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J].基础教育课程,2020(13):4-9.
[2]王雄飞,庄重.融合劳动教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案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0(13):17-21.
[3]周颖.谈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26):28-29.
[4]乐素芬.综合实践活动在落实劳动教育中的担当[J].基础教育课程,2020(08):11-16.
[5]杨明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演变与未来走向——新一轮课程修订背景下的考量[J].教育科学研究,2020(03):39-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