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世事沧桑,品悟戏剧人性之美—关于戏剧的群文阅读之审美与创造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舒胜全
[导读] 戏剧选段是高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的一大组成部分

         舒胜全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628400
         摘 要:戏剧选段是高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的一大组成部分,呈现在课本上的台词选段多具有扣人心弦特点,但受限于教材篇幅与学生在课前对戏剧选段内容了解程度偏低现状,为使学生充分了解戏剧剧本内涵,感悟戏剧内人物形象与智慧,需分别对戏剧群文阅读的审美与创造作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戏剧选段 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一.人性之美的内涵
        语文教材上的戏剧选段多以节选真实戏剧台本形式呈现,与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作品相比,课本选段内容多具有短小精悍、引人入胜特点,以《雷雨》选段为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父子矛盾,阶级矛盾,情人矛盾,兄妹矛盾,伦理矛盾等集中在周公馆上演。一场雷电雨,让这复杂的矛盾最终归于平静。在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中,仅仅单纯阅读文本教学内容将难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考虑在课前向学生播放对应影片和视频,因故事中的小人物较多,偏悲剧色彩的故事主线与主人公的爱情观都可能由学生产生较深层次探讨,小人物的人性通过主要台词对话形式即可有效呈现,戏剧群文阅读不但让学生对相关文学艺术作品拥有阅读了解兴趣,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喜好安排课本剧表演,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剧本,了解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人性之美对于高中语文古典戏剧教学的意义
         2.1 理解戏剧内容
        众所周知古典戏剧作品若单纯以文字形式传递情感,学生也将以相对抽象的方式理解戏剧内容,戏剧故事的组成人物具有丰富多样特点,为有效控制喜剧篇幅,对主人公以外的小人物而言,他们在整部戏剧中的台词占比较少,但部分人物又对故事情节推动起推波助澜作用,故不可轻易删减人物台词,挖掘人性之美不但让戏剧内容得以进一步升华,相关道德品质也可在课内进行小范围推广,进而成为一种美德,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学习与了解兴趣也将不拘泥于特性鲜明的人物,而将相关道德品质运用到自身生活中,让学生心灵得到慰藉启迪。
         2.2 感受戏剧情感
        以《雷雨》为例,鲁侍萍和周朴园之间的爱情关系对故事情节具有一定推动作用,也因故事的创作年代与背景具有复杂特点,作者借主人公表达的情感是多样的,学生通读戏剧剧本时也将换位思考,因故事的前传对戏剧本身具有一定铺垫作用,小说发生大致时间与戏剧第一幕的故事也将具有扣人心弦特点,观众也可带着诸多疑问观看戏剧作品,对封建统治背景下社会的痛恨与主人公牺牲自我作出的妥协都可让学生产生深远思考,与现实社会相比,学生早已不必过多考虑被封建社会束缚下的思想,学校允许学生发散思维,学生也可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实现自我价值,在时代变迁的环境下思考人生与戏剧故事人物之间差异,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2.3 提升学生审美
        与学生日常观看的影视作品不同,语文戏剧群文选段并不一定被学生在课前有所了解,学生阅读对应课文内容时,会带着较新颖的视角,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思考戏剧中的人物命运,相对而言古典戏剧艺术作品在艺术表达形式上有所创新,在挖掘戏剧内涵元素时,人物性格起伏与命运变幻都将通过剧本中的台词清晰呈现,编剧撰写剧本时拥有的语言艺术特色将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学生审美也将有所突破,以现代视角观赏古典戏剧作品,带来新的见解。
         2.4 强化传统认同
        古典戏剧作品在文字输出运用时,多会通过富有人物形象的文字语言勾勒,与真实的表演场景相比,剧本具有抽象性,不但需要表演者对故事梗概有大致了解,学生阅读戏剧作品时本身将以演员的视角了解戏剧作品,不但可以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还可以点入面进行更深层次教学,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热爱也可簇生相关衍生教学内容,例如让学生写当下流行作品的影评与剧评,并在课堂挑选优秀作品当堂朗读,不但让内容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具有栩栩如生特点,对传统文化与语言艺术的敬畏。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人性美”为主题的美文阅读赏析
         3.1 结合戏剧内容开发人性之美内容
        开展美文阅读赏析,可从戏剧题材出发,让学生在朗读课文同时产生对人性之美的追寻,学生也可从身边小事做起,有效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水平,在阅读戏剧选段过程中了解戏剧剧本创作基本规则,也可形成独立思考意识,用普世观念与自身多年来的真知灼见思考人生,也可通过比较分析方法,把握戏剧创作精髓,产生较深层次理解,将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品味,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学生编写剧本将具有较鲜明个性,即在拿捏人物的一颦一笑时,人物对应性格与彼此对话交流期间产生的情感,都将有效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学生自身对人性之美产生的强烈认同也将让课堂教学进度得以保证。
         3.2 情景演绎教学,引导学生感悟
        使用情景演绎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戏剧场景中,学生彼此间对话将具有高度还原特点,学生也可从模仿人物说话语气的过程中体会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多样化特点也可从学生参与剧本表演过程中有所体现,学生间接产生的人生感悟不但拉近学生与剧本间距离,还可将高中语文课堂有所活跃,打造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凸显情景教学的前瞻性与优越性,学生间也可在课后积极讨论课内教学内容,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3.3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人性美体验
        多媒体教学技术不但在高中阶段各门学科有所应用,未来伴随高考与课程改革趋势,教学形式将被进一步创新,在探寻人性之美时,学生会根据多年来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品读戏剧作品,分析戏剧作品人物之间关系与故事情节主线时,使用更科学分析方式,多媒体技术不但在课内有所应用,课外学生还可访问课程云端教学节点,对戏剧改编影视剧作观看的同时,产生全新人生感悟,了解人性之美的内涵,将从课内外收获来之不易的情感有所运用,提升自身学习与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戏剧与其他艺术传达形式相比具有传承应用性,戏剧台本是表演人员在表演前需充分熟读了解的文案,好演员与好剧本助推好戏剧作品诞生,未来在让学生对戏剧作品人性美产生认同感时,也需顺应学习规律,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俞英. 高中语文戏剧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 语文天地, 2015(4):69-70.
[2] 张海玲. 浅谈高中语文戏剧阅读教学[J]. 学周刊·实践讲堂, 2012(4):124.
[3] 赵开新. 基于群文阅读,开发阅读资源[J]. 四川教育, 2018(2):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