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晶晶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小学 山东 日照 276826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绘本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Picture Walk (图片环游)是一种通过插图来预览全书的阅读互动方法。通过插画来获取故事线索,通过互动问答的合作来理解故事、猜测生词词义的阅读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扉页、插图、封底,启发学生针对图画中的细节进行预测、思考、分享的共同阅读过程。在这个双向的、动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在沉浸式全英文口语互动中复习了旧的词汇,也在主动思考中发展了认知,
关键词:图片环游、小学英语、绘本阅读
一、图片环游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的必要性。
1. 能力提高。图片环游(Picture Walk)有助于提高以下能力:观察细节能力、词图匹配能力、预测故事能力、听力理解能力、 口语输出能力、梳理故事结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检验预习:图片环游(Picture Walk)也可以用作新课的预习检验工具。学生提前听读新书后,正式课堂精读之前,教师可以通过Picture Walk,通过逐页展示或是最主要的几页展示,检查学生提前预习的效果,便于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决定课堂教学的侧重点。
二、图片环游在小学英语分级绘本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1、目标设定,站在阅读素养视角,培养学生多个能力
阅读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其阅读素养则包含阅读能力以及阅读品格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整体的阅读体验,积极引领学生在阅读素材中有效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并注重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品格。
2、热身引入,对于分级阅读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在进行分级阅读引入中,要求英语教师善于结合不同的阅读主题、内容以及教学的实际要求进行自由选择。第一,感官刺激法。教师利用视频以及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进入到具体的阅读状态中。第二,自由交流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引领学生对于阅读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与探索。第三是预测分析法。教师在分级阅读教学中,设计矛盾与冲突,引领学生进行积极有效思考,高效完成整体的英语阅读任务。
3、活动设计,确保学生阅读时间,渗透教学策略
对于整体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除了注重结合教学目标,围绕图片环游的内容展开阅读活动,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等能力的培养都是站在充裕的阅读时间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为例,对于学生本身的阅读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首先进行猜读,也就是联系上下文,以及具体的图片内容进行猜想,提升学生的整体的阅读速度,扫读,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注重扫描阅读,有意识的搜集图片信息,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关键性信息,理解阅读内容的深层次含义。
(一)文本信息:引导学生识别标题、作者、插图作者,培养文本结构意识,增强版权概念。
T:At the Seaside, written by Roderick Hunt, illustrated by Alex Brychta.
(二)内页环游:缓慢地翻页,根据设计,可逐页翻开,也可以选择最主要的几页,不朗读插画中的文字,只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口语互动。
(1.)设置问题
What do you see?
Who is this?
Where are they?
What happens here?
What is going on here?
When is this story taking place?
Why does the character look so sad/happy?
Why is the character doing this?
What will happen next?
How 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going to end?
(2)创造惊喜,增强阅读的兴趣。
根据情节内容,故意漏看某些图片,或者不展示整幅图,制造悬念,创造惊喜,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阅读的兴趣。
(3) 词图匹配:
Picture Walk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复习旧词句和预教新词句。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图片充分调动自己已学过的旧词汇,回答互动口语问题,实践中巩固旧词句;同时引导学生将该书的新词汇与图片联系,通过图片启发学生理解新词汇的含义,完成正式阅读前的词汇预习,帮助正式阅读时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单词背记。
(4)口语互动:
Picture Walk这个环节不需要直接阅读文本语言,更多的是通过对图片细节的提问,通过引导学生口语回答教师的提问,使教师一方面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另一方面使教师观察到学生的语言水平、预习程度、理解能力,并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进行查漏补缺,突出重点。
(5) 联系实际:
Picture Walk这个环节中,提问的设置可以在基于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将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图片内容相联结。如,读图后学生的感受是什么?这里的图片和其他书上的有相似吗?图片能让学生想到什么大家都可能遇到的状况吗?
(6)梳理故事流程:
Picture Walk可以初步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流程,根据读图,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结构。比如根据插图顺序,理清情节的先后顺序(Sequencing排序)。学生初步推断和预测到故事的开端(Beginning)、中间(Middle)、结尾(Ending);高阶段的学生甚至可以初步推测到故事的开端(Introduction)、情节推进阶段(Rising Action)、高潮(Climax)、情节回落阶段(Falling Action故事冲突的化解)、结局(Resolution)。
三 总结评价???????
在总结评价环节中,教师不妨设计流程图,组织学生们一起回顾整个分级阅读的内容,理清整体文章的发展脉络,最终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总结分级群文阅读的内容梗概,深化对于整体故事内容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阅读成果,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阅读观点,确保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发展。同时对于评价可以划分为阅读中与阅读后,综合评价学生的阅读现状。比如针对学生阅读中的评价,并积极完成有效信息的填写任务,对于阅读后期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于故事内容进行复述或者对于典型人物进行点评,具体了解学生阅读学习成果。
结语
绘本阅读始于“Picture Walk”,通过教师讲故事(Story-telling),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故事复述(Retelling),各类听说读写的活动拓展,各类阅读策略的延伸,每次课堂、每本绘本、每本分级,才能绽放异彩,真正走进孩子的心中,成为他们内化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