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姣
山东省威海市塔山中学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阅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更加了解,而且还可以使初中生思维更具逻辑性,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的各种情怀,同时对提高初中生的朗读和写作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和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意义;方法
前言:
在初中生语文阅读学习中,有效性阅读对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初中生理解语文知识和文章的内容也有直接影响。因此,初中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阅读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有效阅读的意义,并详细设计课堂教学方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加有效性阅读文章。进而提高初中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有效性阅读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中,有效阅读可以使语文课堂上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把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提高他们思维的逻辑性,感受课文所抒发的情感和表达的核心思想,在深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阅读知识。从而使他们在提高阅读课文能力同时,提高朗读和写作能力,并可以促进他们与人交流和沟通。生活中我们也处处离不开阅读,如,签订合同、查找资料等。因此,为了让学生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但是现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务必要提高初中生有效性阅读教学。
二、要为学生创造有效性阅读条件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全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意识,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要想使学生有效阅读,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由学生来掌握阅读课文的权力,引导他们主动阅读、探索课文内容和背后的涵义。并且改变教师以往在学生眼中的威严感,打造平等、相互尊重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友好的沟通和交流,并要使用多种方法令学生的阅读热情不断增加。另外,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还要关注引导学生树立阅读意识,进而养成阅读习惯,从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此外,教师需要注意把在课堂上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展示自己,为学生创造有效性阅读条件。
三、提高初中生有效性阅读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促使学生有效性阅读,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课堂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比如设计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并且要对学生掌握的阅读技巧进行巩固,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模式,以便提高阅读效率。
如,在对《端午的鸭蛋》进行阅读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简单阅读一遍课文,使他们对课文内容和核心思想先有初步了解,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先提出:“课文作者家乡是在哪里?在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其中又有哪些是作者家乡特有的?”等问题,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出结果以后:“作者的家乡是在苏南、浙江。”“有用五色丝线系百索子、贴五毒和贴符、吃十二道红色的菜”“贴五毒和符、吃红色菜都是作者家长特有的。”。
然后再提出:“课文作者家乡的咸鸭蛋相比普通的咸鸭蛋区别在哪里?作者对自己家乡的咸鸭蛋是怎样评价和叙说的?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情感?”等问题,学生在通过小组讨论后会知晓作者家乡的咸鸭蛋名声在外的,而且是双黄的…。在教师提出问题和刻意引导下,学生会积极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在阅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使他们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二)促进学生大胆发言与教师互动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良好互动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大胆发言,使他们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将自己对阅读课文产生的想法和疑问都表达出来。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视角把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帮助他们解决在阅读课文时遇到的不同问题,从而使教师可以更好了解学生对阅读知识的吸收程度,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
如,在进行《捕蛇者说》这篇课文阅读教学时,在学生先简单阅读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蛇可以治病吗?蛇晒干后都可以治什么病?”,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回答出来:“可以治病,晒干后可以治大风、挛踠,杀死寄生等。”然后再让学生回答:“蛇毒和苛政之毒有什么相似处?”由于课文的背景和初中学生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差别,再加上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确定问题答案,所以不敢回答。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答案来回答教师的问题:“蛇毒和苛政之毒都是凶暴的。”然后,教师在针对问题进行讲解。教师通过上面的方式进行《捕蛇者说》阅读教学,使学生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并深入理解了其中的阅读知识和比喻的写作手法。以此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大胆与教师进行互动,对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极有帮助。
(三)辅助学生独立阅读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通常是采用灌输式授课,即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课思路进行阅读学习。这种由教师单方向为学生讲授阅读知识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有效阅读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也会使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容易使学生不会独立阅读。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要将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而教师只要在一旁辅助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从而使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潜能,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进行10分钟左右的自由阅读。如果学生在阅读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先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探讨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向教师请教。为了使学生可以有效进行独立阅读,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时,依据课文的思路、结构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启迪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可以进行有效性独立阅读。
如,在对《泥人张》这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先进行详细阅读,在学生进行独立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把课文的主要思路以问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这篇课文的中主人公都有谁?泥人张最后还卖‘海张五’泥人吗?”让学生有效性的边阅读边思考。当学生完成阅读以后,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讨论问题的答案。随后教师再对各组的答案进行评审,学生通过详细阅读并进行分组讨论后得出答案:“主人公是泥人张和海张五,最后泥人张不卖‘海张五’的泥人了。”学生在通过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阅读后,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对这篇课文的思路有了深刻的理解,使学生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进行有效性阅读。
总结:
总而言之,提高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对学生及阅读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要为其创造有利的阅读条件,让学生成为阅读课上的主要角色,并通过启发、引导、鼓励等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课堂中,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帮助他们自主、独立阅读,更好吸收阅读知识,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飞云.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7):43-44.
[2]马艳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科技风,2020,(6):109.
[3]李桂春.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文渊(小学版),2019,(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