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范秋生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

        范秋生
        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欧里镇白梅小学  338017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加强重视,不仅需要加强知识的教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得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而这就得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创新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深入分析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各种要素,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以便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成理想的效果,推动学生语文能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活动,同时也是学生认识世界、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提出较为明确的指导意见、数量要求和评价意见。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逐步指向了“核心素养”,教师必须紧跟课程目标和要求,重点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从而通过阅读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情境性
        情境性通常是个庞大的概念,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需创设教学的情境,而且还对小学生学习的情境进行考虑。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具体教学时,需构建具有感染力的情境,通常包含空间、时间等相关因素,教师可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处于相应完整的情境当中开展阅读,不仅有利于对文本的有效理解。而且还有利于自身的知识体系构建,从而使小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使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得到有效增强。除此之外,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情境性还能使学生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情境中,并促使阅读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二)阶段性
        小学通常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因为其阅读能力有所不同,需教师进行针对性关注。尤其是中低段的小学生,由于其正位于形象直观的思维朝着抽象思维进行过渡的阶段,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需注重该关键时期,可通过相对直观的教具作为辅导,以此对小学生自身的理解力进行培养,对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从而使小学生的思维实现稳步的转变,并向着高阶段阅读发展,最终具备好的阅读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巧妙创设情境,增强语言运用
        众所周知,字词积累是学生开展语文阅读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充分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再加上适当耐性和细心,才可以顺利完成一次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认识和记忆陌生的字词,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用语和专业术语,进而丰富语言知识的积累,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动活泼的阅读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理解教材中的文字,并且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掌握文字中的含义,逐步积累更多的汉字、词语和句子,并进一步锻炼语言运用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例如,教师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阅读教学时,先进行语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其中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它优美的风光。随后在课堂上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小兴安岭介绍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风光,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初读文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准确读准字音、理解词义。随后,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再次细读文本,大家一起交流小兴安岭四季景物及其主要特点,加深对文本重点字词的理解,从而顺利实现积累语言的教学目的。
        (二)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中心应该放在学生的自主发展上,使得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因为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自主学习能力偏弱。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新,并且应用合适的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空间,以便有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翠鸟》这一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翠鸟抓鱼的场景,并且从遥远的陡峭石壁处跑来和我们做朋友。这篇课文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地阅读,便能很好总结梳理全文内容。为此,教师可以将自主阅读和交流感悟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帮助他们抓住文本重点与思想。首先可以通过问题进行引导,如:“作者为什么脸红呢?”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寻答案,同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语言组织以及表达能力等。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分析,以便实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注重语文素养的落实,加强学生阅读语文文本的能力,从而使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尹逊宝.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09-411.
[2]林爱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24-26.
[3]郗良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