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红
山西省沁县中学 046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广大语文教师将关注点放到了阅读教学上,由于其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对其投入的时间及精力相对来说较多。怎样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更高的目标是每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高效课堂的特点及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据实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期为各位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指的是以最少的时间及精力,来获取最多、最好的知识信息及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提出是以有效课堂为基础所提出的更高、更好的标准。高效课堂的特点之一,从字面意思来看“效”的意思是效率、效果,因此,‘投入低、产出高’是其特点必须具备的;其次,另一特点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提供便利条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不仅能够发展学生地个性,还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不仅是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基本途径,还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最关键的方法,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形式普遍单一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占据着,致使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阅读的认知过程相对来说较复杂,学生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完成心理体验的效果,如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到“教”上面,依照自身的思维模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就会使学生产生“对结果重视,对学习过程忽视”的现象,这种“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灵性,不仅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还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力度不足,语文试卷中阅读部分所占分数较多,且是部分学生较薄弱的环节。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教师为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将侧重点放在了分数上,致使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只做表面形式,忽略了学生阅读习惯及阅读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是很少提起,甚至部分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课外阅读。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借助课堂诵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快乐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备高昂的情绪和振奋的精神,同时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朗读意识。归根结底,朗读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哪个阶段的语文课堂都离不开诵读,朗读能力随着学生坚持不懈地诵读得到有效提高,且在朗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使学生快速走进作者所营造的世界。如:在语文课开始之前给学生留出一点时间、早读时间或一些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每周进行1—2次诵读比赛等,学生在大声且有感情的诵读下,不仅用阴阳顿挫的声音将文字演绎出来,还使学生的想象力随之迸发。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为了将作者的雄心壮志凸显出来,在具体备课时打算抓住关键字词来引导学生体会。但是在课堂互动交流时该教师发现:学生甲的体会及感悟非常全面,活灵活现地将文字隐藏的画面表达了出来,该教师产生疑惑:“请问,是什么方法让你产生的灵感?”学生甲说:“是诵读。
”原来,在课前预习时,他被其中的一个段落吸引住了,而后,一遍一遍地读,在读的过程中“北方冬季的雪景及祖国的壮丽山河”等画面,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使他真切的感受到仿佛自己就在这个画面里。于是,该教师随即改变之前的教学设计,让全体学生‘边读边想’用诵读来将作者描绘的画面反映出来。这时,教室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课堂交流互动时,赞叹声、叫好声接连不断,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借助课堂诵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构建高中高效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枢纽。
(二)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赞科夫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要想构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师有必要将教学实际作为基础,将关注点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以此奠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使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相对来说较繁重,且课堂普遍存在枯燥、乏味的现象,学生无法产生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现高效课堂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此时,教师就可借助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产生阅读兴趣创造便利条件。例如:在教学《听听那冷雨》的过程中,教师可这样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雨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同学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撑着一把小花伞独自漫步在雨中,雨滴落在了地上,也落到了人的心里,那种感觉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余光中一起听听雨声,来体会一下他的感受。”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学生的思路会不自觉地跟随教师的话语转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从而为感受作品的意境做好铺垫。由于《听听那冷雨》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字词停顿、语句的轻重缓急,将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来。使学生对本文的语言特点有更加深刻的领悟。如:长句多、叠词多、修辞手法多种多样等。因此,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构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关键。
(三)拓展学生阅读内容,加强课外阅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高中语文教材来实施,教材中的文章虽然都是精品,但只依靠教材阅读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因此,就需借助课外阅读来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讲述了体裁为散文的文章,教师就可及时为学生制定阅读周期,并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周国平的《各自朝圣的路》等,科学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当这个阅读周期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心得分享活动,当然分享的内容以阅读经历、收获、体会或感悟为主。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推荐自己认为精彩的文章或书籍,有利于学生思想的互动交流。以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将课余时间当做自主阅读的时间,使学生的文学知识丰富的同时,提高了文化素养。因此,拓展学生阅读内容,加强课外阅读是构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具体实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教学实际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朗读意识,激发学生想象力,为培养阅读能力奠低昂坚实的基础;参考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力、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等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内容,使学生的文学知识丰富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从而全面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高考,2019(19):116.
[2]姜琳.内地西藏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初探[J].家长,2020(15):70-71.
[3]郭霞.试论高中语文构建主题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