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树杨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华侨投资区)致和路小学
摘要:目前,一些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亟需做出改变。笔者通过自己近些年的体育教学及观察,针对一些现状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望可以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优化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建议
前言:
全民健身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体育锻炼也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基础,是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影响。比如,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等。因而,小学的体育教学活动还达不到理想状态。如何解决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广大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与实践脱离
目前,有许多体育教师由于教学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而又缺乏足够的体育知识储备,因此,在小学过程中往往很难真正达到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结合的教学目标。比如说在开始运动前热身的过程中,目前都推荐使用简单的肢体运动,而尽量不要采用直接通过跑步等方式来热身的途径。然而,很多体育教师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导致体育教学课堂上依旧存在用传统途径完成热身任务的状况,这显然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由此看来,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应该增加参与教学讨论与培训的次数,这样有利于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然后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在使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所保障的前提之下帮助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体育锻炼,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
(二)学生体育观念存在差异
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绝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出了巨大的体育锻炼热情,愿意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并参与到不同的体育活动中去。然而,由于每一个同学所表现出来的体育观念存在差异,他们往往缺少承担以及夸赞同学的能力。比如说,学生在跨栏活动中进行收腹跳这一动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无意中将跨栏撞翻,这个时候他选择主动将跨栏扶起来摆好以后再走开。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行为,但是体现出来的是这名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与之相反,在小组体育活动中,一些学生由于对小组成绩不满意而觉得非常失望,甚至还存在责怪组内其他同学的情况,这显然是对比赛精神的意义缺乏正确理解。
由此看来,学生体育观念的差异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升的要素。
二、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师资力量的加强确为重中之重。学校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专职教师,且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还要使其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技能。比如,篮球、足球的运球姿势,跳远的姿势,跑步的呼吸调整方法等等。只有教师拥有了良好的体育素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种素养才会得到切实提升。此外,为了课堂环节的顺利进行,教师还需要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活动方案都要有清晰的设定。在备课活动中,教师要以“课标”中对于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为基准,结合体育教学理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及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其实更多的是一个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校不仅要转变观念,更要注重实践。要抓好体育教学,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学,明确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把体育学科建设提上日程。在家长方面,学校应该多加宣传,让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有所改变,更多地理解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例如,电影频道推出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体育的改变”,就是不错的宣传题材。
(三)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首先,学校还要注重对体育设备的完善,在投入建设前,要考虑其实用性,要结合学生的运动需求,进行体育用品和器材的购置和建设。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小学生普遍对排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等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这些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运动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体育设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天性爱玩,因此在设计体育活动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游戏内容。在游戏中,学生可以一边玩,一边进行锻炼。这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乐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运动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融合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的意义。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意识到核心素养与课堂结合的重要性,发现当前教学的不足,然后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体育教学的正向发展。
四、参考文献
[1]郭玉.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的思考[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1002-1003.
[2]于艳飞.素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开展策略探讨[J].魅力中国,2020,(30):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