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沈利君
[导读] 相比城市而言,农村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

        沈利君
        慈溪市新浦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315322
        摘要:相比城市而言,农村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农村的教学模式急需要创新和变革,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全面发展,语文教学需立足学生学习现状,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模式。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措施
        引言
        在新教学形势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而言有重要意义。在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而且在未来走进社会的时候也能够更快适应。小学阶段的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处于基础阶段,对学生未来发展以及整体学习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新要求当中,明确提出了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重点考虑并且有所侧重的内容。
        1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龄阶段,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不具备完整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好奇心是他们进行学习的最大动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驱动下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学生在学习之初对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伴随着学习的不断进行,兴趣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到了一定阶段,甚至觉得学习非常枯燥和乏味,进而引起学生反感,出现厌学情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创设出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课堂内容作为媒介,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在已有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文章的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如,第一,认识6个生字,会写“水泥”“排列”“规则”等词语;第二,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第三,感悟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教学前,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准备教学用具并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前预习,并寻找一些能够体现秋天美丽的物体。如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准备梧桐树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收集的梧桐树的叶子展示出来,然后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的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学生回答:“像一个巴掌。”教师:“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那么同学们可不可以想象铺满这样的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而后教师可以播放PPT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情境中,进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起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如此,通过创作相关情境,就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教学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开展学习,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目标。


        2小组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合作探究素养
        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往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忽略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学生往往在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学习之中出现钻牛角尖的不良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以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活动。比如,在教学《四季之美》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语文水平合理划分小组,让语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划分段落,找出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进而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最后让语文水平高的学生让其讨论中本篇文章的主旨内容以及文章每段的段意,进一步提升这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外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走进各个小组之中,检测小组成员的合作成果,并针对性地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指导与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充分运用工具书来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卷面考试成绩过于重视,而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相对有限。在强调自主学习的现在,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在备课方案和备课策略上进行一定的调整。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遵循一些教学原则,尽可能通过辅导开展教学,让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反复训练,并且通过教学辅导工具书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在课文后的思考题当中提出了两大问题,一是本篇课文当中描写的学校有哪些特点,二是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学校是怎么样的。在运用学习辅导工具书时,学生能够在自己思考的情况下,与工具书给出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能够对课文有更加深层的理解。在完成第一个问题之后,也能够为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提供一个大致思路。除此之外,运用工具书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预习工作,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让学生充分思考,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往往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若想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师还需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应当自预习开始,预习效果对学习成果也会产生直接影响。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使学生认真思考及复习作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规划。比如,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比如,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教师也可带领学生进入自然,感受自然,从而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从而在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使得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更加高效和科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淑荣.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5(7X):129.
        [2]?靳喜娟,王伟.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6(23):52.
        [3]?许娟.探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57-58.
        [4]?梁丽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索核心素养的学科育化[J].小学教学研究.2018(32):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