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乔晓梦
[导读] 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
                                                 
        乔晓梦
        身份证号码:3729281980010300**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河西董小学

        

                                                 
        摘要: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不仅具备较强的人文性,还具备一定的工具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促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
        要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较为特殊的年龄阶段,无法持续性地关注同一事物,但是,若其自身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就能够充分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语文阅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描写人文景观类课文时,教师可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进行播放,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充分体验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随后,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开展阅读竞赛活动。丰富的课堂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主要是指在不需要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行积极地进行阅读的所有行为。阅读习惯需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而阅读习惯的形成需坚持以下几点:(1)每天坚持阅读;(2)阅读时集中注意力;(3)阅读的同时学会思考与牢记;(4)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5)有目的性以及计划性地进行阅读。
        3.传授阅读技巧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应将各种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可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通读。将文章全部内容阅读一遍,促使其对大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此方式能够快速掌握文章主旨。(2)跳读。可先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对各段落要点进行重点分析以及掌握。在此过程中,可让学生将有疑点之处做上记号,便于课堂提问,若遇到不能理解之处,可暂时跳过,促使阅读能够具备连贯性,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再对疑难问题进行思考。(3)精读。学生需做到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将文章中较为深刻的语句进行反复的阅读,并将其作为重点理解。(4)写读。学生将整篇文章读懂并掌握知识点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摘抄并写出读后感。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做到知识的累积,还能够适当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4.丰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有效拓宽视野。为此,教师可积极推荐较为优秀的课外读物给小学生,也可引导小学生互相分享好的课外读物。另外,还可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通过阅读活动中的交流以及学习,提升小学生阅读的数量以及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技能的掌握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将阅读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