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点滴谈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马金萍
[导读]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

        马金萍
        乌鲁木齐市第97小学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我们不但要在课堂上体现德育教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要得到体现;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教育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本职、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关心热爱学生,积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为核心,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德育管理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就德育教育这个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结合本人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个人的做法:
        一、德育教育渗透整个教学过程
        (一)、抓好班级常规,制定德育训练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制定“三无”班级管理办法、“五好”班级管理办法,每学期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德育训练内容,例如:在一年级时,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每一学期都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周训练的内容都不同,课前、上课、放学、作息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为此我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 上课 铃声响后,学生会在小班长的带动下边拍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平时站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 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齐”、“静”、……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向学生渗透德育观。
        1.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我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无论在什么场合下我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我都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朋友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注意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2、行为示范。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打扫教室和保持室内清洁有相当大的困难,为了使每位同学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每天早晨和下午我都手把手教孩子扫地,每当教室地上有纸片时,我总是悄悄捡起放在垃圾桶里,俗话说:“身教大于言传”,我的行为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进行效仿。
        (三)、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抓住课堂主阵地,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教材中的故事、格言、名言寓教育于之中,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为了培养学生懂得谦让,我给他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他们懂得谦让是一种美德。学生到了高年级,我就不局限于讲故事了,利用格言,名人名言对学生进行教育,给学生讲清楚格言、名言的含义,给他们讲解含义的时候,穿插着故事的讲解,讲清格言名言的来历,这些格言、名言是谁说的,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对人类社会或是国家有什么贡献等等。学生到了高年级,我还叫每个学生选一条格言或是名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以至于在学习和生活中,把它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行动准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语文、思品老师的事,也是我们其他各科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我听了数学老师的课,数学老师在教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时,“小明在地球上的体重是36千克,已知月球上的重量是地球上的1/6,求小明在月球上的重量是多少?”学生算出36X1/6=6千克,然后让每位同学算出自己在月球上的体重是多少。课后抓住这个机会,我向学生讲述我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给同学们讲述航天英雄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如何经过艰苦的训练及在太空中的生活,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在讲述《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这些讲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四)、利用升旗、班会、各种节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利用升旗活动、班会等等学生聚会的机会,集中给学生讲解,加强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集中教育学生,从而导之以行。
   2、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每年“五.一”“五.四”“国庆节”“12.9纪念日”“元旦”等大型纪念日都认真组织开展活动,每期都结合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等,我经常代表学校给学生们讲话,对他们进行教育,让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
  3、还灵活开展如作文比赛、篮球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时可以把这些活动与纪念日活动结合起来搞,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并受到教育。
        教育人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也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投入极大的热情,讲求方式方法,并要极具耐心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和学生一起进步!当好学生的人生向导,做好学生的保护神,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让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