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亦是语文学习的升华,只有从小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所提升,增强学生对于世界美与情感的感知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起跑线,只有过了起跑线,学生才能继续进步取得成就。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会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养成阅读习惯,能够使得学生养成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习惯。长时间阅读可以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使得学生得到智商与情商双商方面地提升。为了让孩子能够养成阅读习惯,就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学是孩子接触阅读开始,此时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合适的。本文将深入研究并探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一、接触阅读
1.1了解阅读好处
阅读意识初步建立时,要让学生先知道阅读的意义与魅力。告诉学生,阅读是为了保持人类的大脑一直在接受新的知识,让大脑活跃起来,不会死机。人还可以通过阅读看到全世界,发现新世界,给人心灵慰藉,为人指引方向,吸收不同的文化。
1.2建立阅读意识
小学语文是学生初步接触阅读之时,在此时学生对于阅读还没有概念,上学之前读的书本大多是童话故事,为欲望所需,新鲜感所驱,才产生了阅读的想法。那么在学生接受小学语文教育之时,老师在此时抓紧建立学生的阅读意识,在教授语文时,告诉学生阅读的意义和好处。学生在此时就会知道多读书是件好事,建立经常阅读图书的意识。
二、引导阅读兴趣
2.1阅读课文建立初步阅读兴趣
在学生建立了阅读意识后,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章。老师要带领学生阅读,在阅读同时对阅读文章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得学生能够深入阅读,得到收获。
在阅读课文时我们要对部编版教材进行充分利用,把好的文章进行收集整合,根据文章的特性主题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以此达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材,培养阅读兴趣的目的。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最为令人深刻,那在教此篇文章时,老师可以上网搜寻相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在讲课时给学生观看,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身临其境,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思考,以此进一步达到让学生深入阅读的目的。
2.2建立读书角发掘学生阅读兴趣
在班级内可以设立图书角,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自由的翻阅书籍,阅读书籍,并且,为了让学生有阅读冲动,班级图书角放置的图书需要精心挑选,最好放置儿童类故事书、漫画书与绘本等适合儿童阅读,能够激发儿童阅读冲动的书,使得学生能够被书的封面绘画及其书本内容吸引,进行深入阅读,并在阅读中获得知识与乐趣。
以此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有助于养成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并通过长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3朗诵会培养阅读兴趣
老师可以在班会或是自习课时间举行朗读会,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并在朗读过程中不断教授学生朗读技巧,然后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朗读表演,让学生提升朗读技巧的同时,获得其他同学的称赞,建立自信心,并热爱上朗读,如此,通过朗读让学生获得动力,提起阅读兴趣。在长时间的熏陶下,不仅可以为班级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也会带动其他学生阅读朗诵。
三、诱使学生阅读增强阅读兴趣
3.1了解性阅读
在学生阅读习惯还不稳定的时候,要适当利用小学生的特性去诱使学生阅读。例如,小学生热爱童话,好奇心强,喜欢奇幻性较强的文章,那么老师就可以通过在课上对于新事物的讲解,推荐相关书籍,诱导学生阅读此类书籍。
主要就是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对于某件事物产生兴趣,由此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求知欲暴涨的情况下,学生就会通过老师推荐的阅读这个方式对所知的新事物进行了解。在了解的过程中学生便会对未知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不由自主被阅读吸引,如此更好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3.2追求性阅读
小学生都是大胆有想法的,见识世界后,总会有自己的追求。譬如,追求美,追求强大,追求新鲜感。那么老师此时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性诱导学生进行阅读,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讲课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描述学生喜欢的事物,例如美丽的桂林,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侏罗纪白垩纪的恐龙。当学生追求这种美丽的时候,就会产生向往,有了向往就有了阅读下去的兴趣,借此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
四、养成阅读习惯
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就要将这种阅读兴趣培养成阅读习惯,只有形成习惯学生才能将阅读贯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当学生通过长时间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后,哪怕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若想达到养成学生阅读习惯的目的,需要老师多方面,多花样的诱导学生,长久保持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所阅读文章拥有足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需要保持学生一定阅读时间,最好保持每日阅读,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家长监督,课上阅读等方式保持。长此以往,养成固定性的习惯。
五、理解阅读诱导学生自主阅读
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老师要对所讲述的文章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情,传达的信息。当学生为了理解求知而阅读文章时,才会明了阅读的意义,并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文章的赏析,发现其中的魅力与乐趣,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会受求知欲影响更深入的阅读文章并理解文章,当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后,会为了不断丰富自身见识而进行自主阅读,从而在不断的阅读中体会到无穷无尽的乐趣。
结论:在学生接受小学教育时,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培养为最好时机,但是老师要循序渐进对于学生进行引导。结合班级特性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养成兴趣,养成习惯,最后发现乐趣自主阅读,且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李晓丹.高中古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洛阳师范学院.2018.01.01
[2]陶俊龙.初中生阅读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5.01.20
[3]包颖慧.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及改进对策研究.江苏大学.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