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李娟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李娟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莲城初级中学 云南广南6633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更需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语文课程设置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灵活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合适的教育模式,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求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但是随着中国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往传统、死板的教学方法和老旧的教育体系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足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所以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知道因材施教,学会灵活变通。
        一 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在初中教育中,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最方便的途径,因此,老师要将两者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并使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学习,通过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是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最适合的环节,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时,也可以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使学生得到进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我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的现状
        (一)社会认知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补习班与辅导班出现,有些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学生落后于其他学生,那么就会为学生进行报名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这样的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却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和品德上的教育,这样会影响学生思想上的成长与发育。所以这就需要在初中课本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学生才能从中学到很多重要的知识与品德,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孔子的仁义礼自信,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品德修养,这样才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成长。
        (二)现行的初中语文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所以学生在初中学习时期应该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成长的过程,然后需要教育界推行实施素质教育。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如果只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重视学生思想品质,那么很难实现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提升。
(三)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初中语文的教育过程中,有些初中老师可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好坏,从来不在乎学生思想上和品德上的学习情况。例如初中老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老师领着学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将论语的意义讲给学生,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层面进行引导,但是这样根本没有办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无法理解到文化的深意,那么这篇文章就相当于没有进行学习,没有达到新课标的目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成效。


        三 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具体措施
        (一)注意课前预习阶段
        老师的课堂内容是有限的,每节课的课堂时间也都是固定的。所以适当的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准备课前作业。通读课文是课堂预习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点,要先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然后根据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去翻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有了这么一个准备阶段,在接下来的语文课堂上,会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为了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在教科书中扩展传统文化并使用基于教科书的微型课堂等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总结来进行课前预览。另外,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提高道德意识,老师也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得到进步。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学氛围
        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的,要建立一个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课堂氛围。在语文课堂开始的时候,可以事先举办一个小型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讨论会,要注意与课堂所学内容相结合,烘托出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先让同学们表达一下自己对于曹操这位历史人物的了解,和他们所知的曹操的事迹,或者对于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做出一些评判,然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于曹操的了解,加上这首诗所处时期,结合各种因素,猜测曹操写这首诗的主要思想感情,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大大提高,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三)利用先进的技术辅助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中,在教育方面,也要紧随时代潮流,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课堂方式,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大有益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孔子”“儒家思想”等内容时,可以通过一些纪录片和历史资料,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触传统文化,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降低了传统文化学习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
        四 结束语
        总的看来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对于建立高效的语文教室具有重要意义。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身为指导人的工作,应注意对学生的适当引导,确保他们的学习方向是正确的,才能将传统文化学习工作更好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旺添.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J].考试周刊,2019(55):74.
        [2]王霞.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措施[J].考试周刊,2019(6).
        [3]王晓白.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初探[J].新课程,2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