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兰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平镇前锋星岛苗圃希望学校 621000
摘要:道德教育和知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同步进行、双管齐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在语文教育中德育元素无处不在,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健康的审美。我国教育水平在快速的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教学措施
引言
从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体例来看,其中囊括了较多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通过德育教育内容的融入达成对学生政治信念培养的目的,并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从而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三观,除此之外,依托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内容融入,亦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素质的提升,使学生在德育教育内容的浸染之下,能够形成健全且完善的人格,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可以引导学生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然而就现阶段来讲,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制定理想化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科学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而且将其作为引导。但是就当前来讲,一些教师在制定德育教育教学目标时脱离了实际,导致其目标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其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实施者的角色,教师能否采用正确的德育教育渗透模式,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当前仍有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只是注重了德育教育的渗透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做不到有的放矢,也做不到工作的细致透彻,这样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利用教材中的文章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课文都是相对比较经典的名家大作,而且思想、主题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多课文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素材,能够为学生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德育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不可或缺。为此,教师应该认识到这部分文章的价值,剖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剖析教材任务的道德闪光点,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课文写作手法及语言运用的同时,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学习优秀人物的道德内涵。榜样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该力量能够指引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初中语文课本中不乏这样的人物模范。
还需要注意的是,初中语文教师要对课本中的文章进行透彻的分析,并根据不同的题材和历史背景采取不同的德育渗透方式,很多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基于文本语言,渗透德育
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是作者抒发思想情感的载体。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不仅包含了格言、诗词,还有很多优秀的散文、小说等等,每个单元所编排的文本都是精品,也有部分文章篇幅较长,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借助简单的语言进行提炼,教师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这些含义深刻的字词句,并学会从语句当中感受思想情感,使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自主地获取德育知识。以《老山界》一课的教学为例。完成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深挖其中的哲理。老山界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翻越的一座大山,文本中细致地刻画了红军在这一征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然后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对这些困难进行总结:(1)走路难。山岭中存在很多悬崖峭壁以及崎岖的山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士兵们仍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越是山高路远,越能够激发其直面挫折的英雄气概。(2)睡觉难。山野中睡觉成为战士的一大难题,但是他们依然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寻乐趣,甚至以欣赏的目光感受陡峭的悬崖以及崎岖的小道。(3)吃饭难。在当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吃饭也是一大难题之一,粮食极度短缺,但是战士们仍然斗志昂扬,不畏艰辛。(4)处境难。红军被迫长征、被迫置于敌军的枪林弹雨之下,但是他们却将生死置之度外,能够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应对各种困难。
(三)从阅读和朗读入手,增强德育感染力
语文教学中最频繁的就是课文阅读,目前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纳入了许多饱含德育思想的文章,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重视阅读教学,通过对这些课文的阅读,能够使学生们了解课文讲的内容,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引起共鸣。此外,还要注重朗读,大声读出来比一目十行的阅读更能深入人心,让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有很大收获,能深刻地体会到课文的意境,感同身受,有助于更好地记忆。对于课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依靠老师的讲授,还需要同学们自己体会,教导学生有方法有技巧地去阅读和朗读课文,能够将学生的情感发挥出来,在精神上得到升华。
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是渗透德育的最佳载体,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塑造和发展,具有极其显著的现实意义。以德育人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与德育相辅相成的必要途径。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小鹏.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华辞赋,2019(07):19.
[2]向灿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学苑教育,2019(14):32.
[3]王番.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