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问题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王影
[导读] 古诗词所展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

        王影
        宁安市农场学校    黑龙江 牡丹江 157412

        摘要:古诗词所展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有效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本文主要从教材内容和特点、古诗词的重要意义、古诗词的阅读和培养及方法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教材;古诗词;小学语文
        引言:当今时代,教学的方式存在填鸭式教学,应试教学的弊端,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传统文化古诗词的学习。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应提高对学生古诗词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比重。
部编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在改变,有很多教育专家意识到当前教育中的不足,想有效的解决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部编教材做出了这样的改变。
小学一年级的部编教材的主要内容分为上册和下册,分别有14个单元课文和21个单元课文,16篇日积月累和儿童歌谣等组成。
        小学一年级的部编教材排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积累词语,通过图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感兴趣的事物有自己的主见[1]。
了解语文古诗词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七岁到十四岁之间,这个年龄的学生是身心成长的起始阶段,会对很多事情产生抗拒,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认为自己是一个完全能够独立的个体,进而对这个未知的世界进行抗争。如果教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方法学习和生活,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式有独有的优点:用最简单的文字,展现宏伟的场景,体现丰富的感情。在古诗词教学中即能让学生感受中华古典文化的韵味,有能给学生营造出感受能力和想象力的空间。在古典文学的熏陶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信心、文学素养、正确的人生三观,总体而言,古诗词能帮助学生发展和培养综合素质[2]。
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培养
了解增强阅读能力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有学生主动学习和阅读的材料,不能只限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试的内容上,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的培养,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内涵,提升语言感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积累的能力。通过古诗词了解前人的思想方法,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教师应该从阅读的基础、思路、视角、体验等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学习基础,阅读理解的方法怎么样,读过哪些书籍。通过和学生的对话,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思路,其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需要怎样引导才能解决学生的疑问,使学生提高古诗词阅读的学习兴趣。
为增强阅读能力提供有效方法
1、教学标准
        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标准,清楚各阶段学生阅读的标准,古诗词教学基本可以达到阅读要求。在课本中的古诗词文字,加上生动形象的卡通人物图片,可以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义。符合第一阶段语文阅读的要求:朗诵儿歌和古诗。例如:《江南》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体现出了在江南池塘里,一片片莲叶下面鱼儿嬉戏的画面。

《池上》通过一个年幼的孩童在池上划动小船去采莲花,水面被小船划出一行痕迹的图画,让学生在视角听觉和朗读声中很快的记住了这首诗。
2、教学内容
        教师不仅要熟悉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要明确重点和难点,了解编排的用意,了解古诗词在课本中的作用。第一,备课不能太刻板,要懂得变通。第二,备课不能只从教材中寻找资料,还要加以理解,才能掌握古诗词的重点,结构,表达特点,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对教师的要求
        中国古典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而流传下来的,语文教师是古典文学的传播者,不仅要对古典文学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也要对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深度理解,并对古诗词进行更加趣味性的教学。
老师不仅要讲解古诗词表层意思,同时也要讲解古诗词中的深层含义。例如:唐代李绅的《悯农》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似讲解的是对话的意境: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辛苦得来的。其重点是在讲述农民种植粮食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不易。
古诗词所表现的意境即存在积极向上的思想,也存在消极的思想,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侧重点在哪个方面。例如:“粉身碎骨皆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老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讲解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放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古代有名诗人的作品,而每个诗人又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因此,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要把诗人的写作风格进行分类讲解,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作时所处的环境,更加精确的领悟到诗文中的精髓。
4、教学方式
        语文阅读理解的部分,可采用引入式教学,例如:故事讲解之前的引出;谜语引出悬念;古诗词的引出。用引入式教学的前提一定要明确两点内容,第一,要紧扣课程的内容,不要脱题。第二,正确的引入式教学能引起学生阅读和联想接下来的课程。这种引入式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学习效果。
学习古诗词要抓住重点,初级阶段要重视识字,中级阶段要重视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更深层次的阶段要重视全文的学习。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抓住重点进行讲解。例如:《游子吟》一诗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以母亲和孩子不同的视角讲述,母亲手中的线,孩子身上的衣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站在母亲的视角讲述母亲对孩子远行的关怀和忧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是站在孩子的视角,表明孩子对母亲的不舍和感恩之情。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体验两个不同的人物心理,提升学生对阅读的感知能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所以低年级的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的学生,古诗词又比较枯燥,很难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感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更好的学习古诗词。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家长配合,举办“每日阅读”的活动,例如:每天通过手机等智能工具坚持给孩子录制古诗词朗读。表现优秀者老师可以给予奖励等等,让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家长也可以在寒暑假或者休息的时间,陪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3]。
结束语:综上所述,老师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不仅要清楚古诗词的意义,也注重讲解阅读和理解古诗词的方法,同时也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冷霞.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问题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03):124-125
王文浩.浅析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选文特点及教学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
曹爱卫.低年级阅读教学设计策略——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二年级教材为例[J].小学语文,2018(Z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