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福志
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 843000
摘要:学生进入高中后,在所学习的语文课程中,阅读属于一个综合性模块,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语言文字综合理解能力的主要环节。近几年,以教育创新为导向,越来越多新方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得以应用,其中受到大多数教师青睐的是对话模式,使得枯燥且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得以优化,增加师生互动机会。本文就对话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对话模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前言:在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采用灌输式方法,以自我为主体,向学生讲授阅读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难以形成阅读的主动性,即使在考试的压力下也仅仅强迫自己学习教师所讲解的阅读内容,耗费较多心力。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采用对话模式能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之间或者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一、对话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学生个人阅读体验有所忽视。从本质的角度来看,阅读属于情感交流。但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却并没有重视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仅仅从形式角度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给予学生进行思考的空间较小,挖掘深度不足,使得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够深刻。第二,学生与文本对话不足。教师在运用对话模式中,应该准确把握尺度,保持师生平等对话关系。但是,有些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内容已经脱离阅读文本,造成学生思维混乱,难以获取有效的阅读信息,无法达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第三,师生对话的深度相对浅层。对话模式的应用目的在于与学生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但是,很多教师过于重视自身对于知识的输出,却并没有从深层次的角度与学生对话,而是一问一答,难以发挥对话模式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作用。
二、对话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提升对话过程的开放程度
高中语文教师在运用对话模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确定对话与阅读内容的契合性,而不是以脱离文本的形式所进行的随意交流。在阅读授课中,教师所发挥的教育作用是引导,帮助学生能够得到灵感,从而更好的投入到阅读当中,使得阅读教学空间得以纵深性拓展,让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深入阅读。教师可以针对具体教学情况向课堂中融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启发学生进行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得以延伸,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1]。例如,教师讲解到《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可以在课堂上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呈现英国剑桥大学校园景色的视频,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这首诗歌的情境当中,使学生能够对于诗歌内容形成基本认知。很多学生并没有过于深刻的别离情绪,难以直接通过独立阅读的方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无法形成深入的感悟。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详细讲解一些关于诗人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写作风格等知识,使学生能够将《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放到诗人的人生当中来体会,使得学生能够从开放性的角度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强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不同的学生在性格特点、认知能力以及人生阅历等方面存在较强的差异,在对于课文的理解深度层面也各不相同。对文化的理解差异使得理解障碍存在,很多学生并不能对于课文的内涵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形成深刻的认知。但是,相比于学生,教师所拥有的阅读经历丰富得多。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引导作用,结合阅读主题,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此帮助学生缩减与文本之间存在的距离。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学生能够对于课文的内涵与作者的想法形成更加充分的理解[2]。对于高中生而言,使其获得情感体验能够使得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得以缩减。例如,教师讲解到《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从多角度和深层次理解课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作者相关的资料或者其他作品,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无论是阅读文本,还是阅读方式都仅仅是工具和载体,其中的人文情怀才是学生应该真正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阅读关系当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其认识到阅读的本质。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阅读主题进行讨论,以互相对话的方式形成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并获得阅读认知。
(三)运用多元化方式开展对话教学
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在运用对话模式进行授课时,应该侧重于保证对话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一改单一、固化以及乏味的阅读教学方式,避免使学生出现阅读方面的障碍,防止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所下降。对话模式属于一个综合性概念,其中包含多项元素,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同阅读内容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同阅读内容之间的对话等。这些环节要求投入相应的情感,从而形成深入的理解,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讨论[3]。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形成对于阅读文本内涵的体验。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更多契合其阅读能力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多多阅读,以朗读、诵读等方式实现情感疏通,使学生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融入到阅读情境当中,从而获得情感层面的体验,并深入进行阅读,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并将其融入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思想体系当中,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将对话模式切实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教师所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其中的不足,并提升对话过程的开放程度;强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运用多元化方式开展对话教学。通过本文对对话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多娟.关于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24.
[2]温景祥.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227-228.
[3]刘亭利.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1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