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妍
广西省贵港市桂平市石镇五狮小学 5372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必学的重点科目,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服务。由于小学生的阅历与知识储备有限,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加深记忆,培养数学思想,便于后期的教学开展。
关键词:浅谈 小学 低年级数学 生活化教学 策略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内容要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低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些生活经验,但他们仍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类事物、现象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我们应围绕学生的这份好奇心,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激活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代入生活场景中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学生的认知正处于具象向抽象转变的过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代入到学生熟知的环境或事物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各种数额的人民币道具,让学生对人民币面值有一定的认识,然后老师可以创设一个超市买东西的生活情境,一个学生充当超市的收银员,一个学生充当购物的顾客,老师可以在铅笔、橡皮、笔记本等文具上贴上各种价格作为商品,当“顾客”采购了不同商品后,“收银员”要告诉“顾客”应付多少钱,而“顾客”则用不同面额的人民币道具付款,“收银员”查看金额是否正确,如果不够需再付多少,如果够应找零多少,当这个过程完成后,可互换角色进行下一轮的“购物”。通过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充满趣味的游戏过程中,学生对人民币的面额有了基本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有了一定的金钱概念,增加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
二、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实例
针对低年级学生展开数学课程的教学,教师的引导方式非常重要。考虑到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基础知识的积累也相对薄弱,因此,课堂上讲到新的知识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方法,多透过有效的教学指导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率,促进知识教学的目标良好达成。教师可以多列举一些大家熟悉的生活化范例或者源于生活的应用实例,结合这些例证的剖析解读来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原理。
比如在教学《时、分、秒》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化范例出发,首先给大家设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给大家在多媒体上出示一个时钟,随之提问:“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长短不一的小棍分别代表什么呢?”而后,在学生的推测及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很快就能了解时针是短的,分针是长的,教师可让学生单看某一个指针所指的数字,并说出对应的含义,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较为积极活跃,基本掌握了认识钟表的技能,对于时、分、秒这几个单位也能够很好的辨识。这才是知识教学要达到的实施效果,在这种轻松有趣的活动背景下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对于知识的吸收掌握也会更加顺畅。
三、练习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练习也应当生活化。现行的教材在练习的编排上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几乎每一道习题都是一个生活情境。如在学习《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这一课后,安排了练习:小明和小红一起玩拼图,已经拼好了21块,还有3块,那一共有多少块拼图片?学生就立马想到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用“已经拼好的块数+还没有拼的块数=拼图一共的块数”列式解决问题。另外,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多布置一些手工制作相关的作业,以此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授《认识图形》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样一道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请同学们回家后利用纸片制作两个你喜欢的图形,明天我们上课时一起来看一看,看看谁做得最好看。这样一道家庭作业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又能够摆脱传统作业的枯燥乏味,学生们也会兴趣高涨。
四、设计生活化的课后实践
以《元、角、分》教学后的作业布置为例。考虑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在学习完这节内容后,教师可布置学生陪家长购物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自行记录购物清单及购物花销,并且让大家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如文字、图画、录音等形式提交作业,降低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感,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这样的作业类型既能够和教学主题紧密关联,同时,作业内容又具备较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极大的加深了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不仅如此,学生也可以在记录购物清单的过程中更灵活的掌握各种面值的转换方式。这才是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综合实践目标,在合理的组织与构建教学活动的背景下会更轻松的达到这种教学实施效果。
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寻找适合数学教学的题材,能够使得教学更贴近生活。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既是数学问题,也是总结生活经验,把数学复杂的知识与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复杂难懂的数学走进学生能够认知的领域,进而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吴小英.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17):128-129.
[2]鲁卫娟.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情感读本,2020(12):64.
[3]蒋梅花.小学数学低年级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19(A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