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梁小娟
[导读] 教育的改革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教师的不断探索与进步

        梁小娟
        宝鸡高新第四小学 陕西 宝鸡 721013
        摘要:教育的改革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教师的不断探索与进步。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始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将微课教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挖掘自身的潜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分析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育模式现状
        虽然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学校为教师配备了电脑设备,然而,这些设备不能被教师有效运用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有在公开课或者是比赛时才会考虑采用电脑设备。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想利用微课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活动,但是由于自身信息素养水平有限导致运用过程力不从心,甚至会在微课视频的录制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思想观念陈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些教师往往由于自身的教学观念陈旧,以至于在教学活动中依然采用板书和口头说教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培养出很多的高分人才,所以他们认为没必要引进新的教学方式。可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策
(一)加强师生合作,构建高效课堂
        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可以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可以请学生参与微课小视频的录制,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比如,在学习“小树有多少棵”一课时,学生们通过微课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突出教学的重难点,重点是会使用乘法法则进行运算,难点是将乘法法则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并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教师在制作微课时穿插实际的教学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眼球。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与渔。教师要告诉学生答案虽然很重要,但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关键。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辩证性的看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既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又要学习做人的道理。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爱护花草树木,不能在树木上乱写乱画。
(二)选择重、难点知识作为微课内容
        小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长久保持专注的学习能力,走神、交头接耳等现象屡见不鲜。而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可以让教师通过微课视频梳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对此,教师所录制的微课视频要尽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时,学生需要学会区别真、假分数的不同和分数的应用。这是这节数学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然而,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不能及时获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观看、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
(三)运用微课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改倡导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全面、系统地认识新课堂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并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综合能力,以此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而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无疑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血液。通过实践证明,教师充分利用微课教学资源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前需要根据所传授的数学内容精心准备微课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教学视频,以此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爱上数学,并乐于学习数学。比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材中的内容并观看微课视频中所讲解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画法,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和认识这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以前所学知识的影响,尤其是在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积上很容易漏掉其他面。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巩固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印象,并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长方形与长方体,正方形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乐于探究的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将微课教学带进课堂。微课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资源被互联网改革的浪潮带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让学生在遇到数学中的难题时不再愁眉苦脸而是喜笑颜开。
        例如,在学习“小熊购物”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及时做好微课教程,让学生们提前复习课堂内容。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风趣幽默,让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代入感。教师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角色扮演,有的扮演小熊壮壮、有的扮演小熊胖胖等,在生活中反映数学带给大家的乐趣,并逐渐引入正题,使学生走进微课小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问题或者脑筋急转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教师在讲解重点知识时应放慢语速,避免学生走神而遗漏了重点知识,突出重点问题的同时设置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延伸知识点。总而言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数学十分重要。
(五)加强小组合作,培养求真务实精神
        教师应加强小组学生合作,培养学生团结精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追寻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圆桌式教学、多边形教学、插秧式教学等。
        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课上的小组合作与课下的微课教学联合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学生们可以一起分享微课中、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小难题,分享平时做题的经验与乐趣。例如,在学习“日历”一课时,记忆方法有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小组学生成员可以各自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小组比赛,赛出友谊,赛出勇气,全组上下拧成一股力量,共同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
        结束语
        综上述,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给学生们带来了便利。同时,它也被视为全新的教育手段被小学数学教师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教学质量,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不仅使学生在同样的45分钟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知识,而且延展了课堂的宽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发散性思维。这样,学生掌握同样的知识用的时间更短,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或者探究性的问题可以采用更加便捷的方法解决。这是微课带给大家的直观感受。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处理问题有条不紊并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总之,微课使学生学习有动力有激情,乐于探究事实真理。
        参考文献
[1]浅析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刘杰.??家长.?2020(36)
[2]论述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胡珊珊.??小学时代.?20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