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郭迪玉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化
       
        郭迪玉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六中  湖北武汉43008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化,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显著的加强,更多的课程需要围绕学生来展开。这也要求教师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个体的需求来进行自身授课方式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在这种环境下也应运而生,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匹配学生自身个性和能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 策略
1.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有效解决了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为课堂注入生机,因此这个教学策略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本文主要对以下三个作用进行探讨。
1.1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初中数学不能只是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整体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整个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对数学知识不同的理解、对数学题不同的解题思路,都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小组之间不断整合思路,最终整理出大家认为最合适的学习或解题方法,共同克服学习难题。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合作、相互帮助中增进彼此之间的默契、提升彼此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还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团队的力量,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1.2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而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教育需求,因此教师应当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较传统教学模式更为密切,这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让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环境,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
1.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点与当前面临的数学问题进行关联,展开分析,共同讨论,解题完毕后进行总结。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小组合作的氛围相较更为轻松,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散思维,互相交流想法,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小组整体思维能力的提高,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2.应用小组教学模式的策略
2.1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
        小组合作模式的实施首先要进行学生分组,小组分配是否合理很大程度决定了小组合作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顺利与否。教师在进行分组之前需要对班级内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思维发散水平、性格等综合因素充分了解,然后将学生们分层进行小组分配。

比如有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很强,但上课时注意力常常难以集中,教师此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让这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来帮助其他组员进行思维拓展,而这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自我实现,学习态度也会更为认真。需要说明的是小组分配标准是综合素质的考量而非成绩,小组合作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优点,共同学习进步,而不仅仅是提供给“尖子生”互相交流的平台。
2.2小组合作配合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同样是新型教学手段,主要方式是师生之间角色互换,让学生当教师的“教师”。小组合作可以结合翻转课堂,二者充分融合,加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教师的角度去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及其内角和”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小组展开学习合作,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列举出课本上相关知识点的问题并合作探讨出结果,然后将问题和答案进行记录,最终小组内选出一名代表上讲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讲解后对教师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问题和解答进行评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对做得好的小组进行鼓励。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3小组合作中加入信息化手段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在进行初中数学的小组合作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合理利用各种网络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例如教师在线上教学时,先在平台上分出学习小组,课后将上课录屏放到教学平台上,供学生们课后进行复习探讨。在下节课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公共讨论区内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上节课所学的相关理解和看法表达出来,优秀的理解可以给同学们共同参考、共同进步,错误的理解则可以让大家引以为戒。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真正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的充分掌握对学生未来的学习道路起到了奠基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角色单一,教师更多地作为一个讲解者而非引导者,这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枯燥,再加上数学知识本身的晦涩难懂,学生们学习起来可能感到困难和无趣,进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则成功改变了这种状态,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单方面接受教师的授课,而是能在学生之间进行活跃地交流,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更容易相互探讨得出结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整体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锦雯.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20,(2):9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2.087.
[2]叶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学、对学、群学的实施策略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2):61-62.
[3]蒋浩.浅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及解决策略[J].南北桥,2020,(11):43.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42.
[4]王龙强.浅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J].年轻人,2020,(12):127. DOI:10.12214/j.1672-3872.2020.12.122.
[5]张建设.浅谈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学周刊,2020,(35):27-2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