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  牟鹏
[导读] 德育是高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牟鹏
        湖北省兴山县第一中学,湖北 兴山 443700
        摘要:德育是高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高中德育普遍实效性差,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学生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德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高中德育;实效性;有效途径
        高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加强中学德育可以事半功倍。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体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高中应强化德育的重要性,合理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高中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规划结合
        在高中德育工作中,要提高高中德育的实效性,就要把德育与学生的实际规划合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增强德育质量。长期以来,高中德育受应试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教师只处理相应的教学工作,没有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实际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偏差,这使得由学生安排的德育工作备受指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德育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工作,确保相应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通过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分析,将德育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要摒弃传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的道德教育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教育。
        二、注重实践教育活动
        德育是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素质、养成道德习惯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高中德育往往只注重理论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盲目向学生灌输道德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气氛单调,影响学生实际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精神,理解德育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比如: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开展德育讲座、爱国诗歌朗诵和走进社区等德育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的高中学习压力。


        三、注重德育教育内容
        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但是在高中学校的长期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影视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我国大部分高中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文化课教育工作,却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工作。所以要想切实强化高中的德育教育实效性,就应强化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工作。高中教学管理人员应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合理安排德育教育课时,明确高中德育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保障相应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为养成德育教育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也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和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认真听课,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育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有利于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
        四、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师生创造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和行为方式,包括学校传统、学校精神、教学方式、学风、师生关系、校园环境等因素。它集中反映了学校的本质、特点和精神风貌。高雅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方式。它对净化教育环境、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重要作用。它在陶冶思想情操、陶冶情操、振奋奋进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密切关注校园“四不”(不破坏公共财产、不留纸屑、不留污渍、不涂鸦)和环境建设,营造优美的文化环境,学校整体规划,根据各自区域特点,营造新颖独特的景观、花草床上草坪、假山喷泉、蜿蜒的亭子,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具有美感和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引导学生美化课堂,使课堂整洁美观、高雅温馨,体现艺术品质,使学生从中得到人文关怀和艺术熏陶。实践证明,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德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五、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路明灯。他们的言行、行为习惯和做事方式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中德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德育的组织者和学生道德学习的引导者,又是学生道德学习的楷模。因此,在高中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相应的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就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言行的教学,表现出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念,不断提高德育水平和德育意识。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从小事做起,全面规范自己的道德习惯,树立榜样,发挥表率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提高高中德育的实效性。
        总之,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高中时期是培养学生德育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必须要强化德育教育工作。各个高中学校应对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积极探讨有效对策,不断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强化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为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