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毛兴兵
[导读] 小学是学生健康思想养成的关键时期

        毛兴兵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水布垭中小学校 湖北 巴东 444300
摘要:小学是学生健康思想养成的关键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因素诱导。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重要管理者,肩负着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重任。开展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方法及要点分析,无疑具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创新
一、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的局限性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全面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一)部分小学班主任自身优秀传统文化能力有待提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学生通过班主任良好的行为准则,在不断的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得到相应的进步。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的重要。但是通过大量的数据报告调查显示,现阶段,部分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自身具备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力水平非常的有限,班主任脏话连篇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往往都会重视学生的学业成果,而忽视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于小学班主任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的视而不见,导致学生无法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科目,从而使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实施效果不佳
小学生在对事物看待过程中,已经有自身的思想。但是,目前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学活动汇总,并未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对学生的想法和实际需求,通常都是采取忽视的态度,班主任只是根据自身的思想或者是教学需求,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刻板化的传授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引起相应的共鸣,甚至是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这样会使学生想要挣脱刻板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追求自我个性,进而使学生产生叛逆的情绪,班主任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最终取得到非常糟糕的结果。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对形式过于盲目性的追求
在对理论性知识进行传授的过程中,通过所应用到的方式是,班主任孜孜不倦的教诲。这样的方式,只是做到了理论性的教学,而与实际完全脱轨,因而无法实现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目标。尤其是小学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从而产生过激的行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小学班主任如果依然应用传统的方式教学,那么必然会与现实世界脱轨。

尤其是只对学生实行社会政治、思想道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获得的成果非常的少,并不能使学生充分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导致班主任对学生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并未取得相应的进展。
二、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化方法探析
(一)优秀传统文化方式的创新
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实行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需要对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方式刻板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进行必要的创新,顺应时代发展,了解小学学生心理,将强化性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并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优秀传统文化管理工作的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班主任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理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适当性的改变,使管理模式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能够被接受的方式。此外,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需要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教学内容不断丰富。
如开展又如《弟子规》教学,虽然总共仅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淋漓尽致。《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泛爱众,而亲仁等教诲,适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弟子规》的编写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让学生能够掌握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全面性的了解,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课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合理,进而使学生不会其产生厌烦的心里,最终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观念。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实际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告别以往口头理论的方式,而是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与实际进行很好的衔接,如班主任在班级上开展“好人好事”的有关活动时,也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环境中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让学生在实际中去感受,并非是接受口头理论,做到“言行一致”效果会更加。同时,小学班主任也可以与家长之间做好相应的联系工作,通过家长对学生有更好的了解,让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应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绝对不是采取统一化,因为必须要在统一化的基础上,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才能够收获到更多。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要想做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自身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言传身教的效果,进而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保证学生不仅得到文化水平的提升,同时道德修养也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曾美婷.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创新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167-168.
[2]刘巧嫦.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探究[J].南北桥,2020,(17):16.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016.
[3]侯方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9):116-117. DOI:10.12241/j.1009-7252.2020.09.069.
[4]党国亮.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年轻人,2020,(5):40. DOI:10.12214/j.1672-3872.2020.05.0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