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黎翠娟
[导读] 文章结合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实际情况

        黎翠娟
        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联星小学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实际情况,在文中先分析了小学德育教育实施激励策略要遵循的原则,之后从五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实施路径,以期促进小学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开始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落实,采取激励策略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中的引入,配合班主任的管理,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下面就此展开分析探讨。
一、小学德育教育实施激励策略遵循原则
1.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是指小学德育教育中实施的激励策略要恰当,确保其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发挥出激励的效果和德育教育的价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采取激励策略,无论是对学生的引导还是批评都要适度,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不要压抑学生的天性,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掌握好对学生激励和批评的度。
2.层次性原则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要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对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德育教育中落实层次性原则很重要。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同时采取激励策略,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效果。
3.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德育教育实施激励策略要掌握好时机,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入手,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与大家分享感悟,逐渐引导学生将思想落实到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实施
1.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营造德育氛围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班主任要先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德育教育新理念的学习,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彻底改变传统教育中以批评和说教为主的德育教育方式,而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全面了解小学生性格的基础上,采取激励策略,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德育教育开展中,班主任要以足够的耐心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构建良好师生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与爱。例如在我教的班级中有几位同学,他们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忽视身边老师和同学的感受到,这几位同学学习成绩还非常不错,有很多任课教师与我反映。结合这一情况找这几位学生进行了一次长谈,首先对学生好的学习成绩给予肯定,然后为学生布置了辅导班级后进生的任务,鼓励他们发挥自己身上的特长帮助身边的同学。在谈话中他们表示在课堂中打断老师说话是因为自己有更好的想法,想要将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并且他们非常愿意帮助班级的后进生,希望可以大家共同进步。事后,鼓励这几位学生找到被自己打断讲课的任课教师道歉,他们非常积极主动的去做,最终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2.实施因材施教理念,满足不同学生德育需求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小学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间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所以在德育教育开展中,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为了通过德育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中要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准的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们在德育教育中都能够有所收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采用激励策略促进德育教育开展。例如在班级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引导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德育观念,树立学生榜样意识,促进学生不断提升;针对班级中表现中等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的优异表现,积极鼓励和表扬,通过引导使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扬长避短,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针对班级中表现较差的学生,班主任要努力寻找其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创建可以展示的平台,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自信心。通过有针对性的在班级中落实德育教育,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德育需求,促进学生们健康成长,从而真正发挥出激励措施的价值,促进小学德育教育高效开展。
3.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完善激励策略
        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班主任要结合激励策略不断完善和创新,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方法,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有效发挥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实现激励机制与小学德育教育的结合,班主任要在德育教育中引入学生们通俗易懂的激励模式,突出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结合德育知识组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在小学德育教育开展中,教师要不断完善激励策略,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开展德育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激励能力,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采取积分方法,根据一学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激励意识,在实践中落实德育,提高学校学生的荣誉感。此外,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都可以在德育教育中采用,在教授学生德育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另外,小学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估,对学生的表现、认知、理论、实践等综合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和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进步,进而进行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内容,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也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德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发挥德育教育价值
        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可以将学习的德育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为了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有效采取激励策略,发挥德育价值,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开展中要将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德育教育的价值,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德育素养。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在教授学生要爱护公共财物德育内容时,讲解理论知识后,组织学生走进生活,来到校园内的公共区域维护学校的公共财物,使学生可以将学习的德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行动中,使学生清楚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公共财物,并认识到保护公共财物的意义,引导学生将这种行为变为一种自觉行为,在生活中可以自觉的爱护公共财物,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为了充分发挥激励措施的作用,班主任要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以身作则,为学生发挥榜样力量,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良师益友,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目标。例如在德育教育开展中,教授学生遵纪守法德育内容时,教师要先反思自身,在工作中是否存在不遵守校规班规的行为,教师要先规范好自身的言行,这样才能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去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也可以更信服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当教师发现自身存在违反校规班规的行为时,班主任要向学生主动反思,并可以落实一些小的惩罚,给学生做表率作用。班主任以身作则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做能够有效拉近师生距离,并使学生认识到遵守正确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方便教师在以后的德育教育中有效引导学生,促进小学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教育要重视起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通过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德育教育中重视实施激励措施,确保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德育教育中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采取激励措施实施德育教育。同时,还需要班主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注重优化德育工作细节,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断完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袁晓燕.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75.
[2]列淑媚.走进孩子心灵深处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1):24-25.
[3]古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7):85-86.
[4]施君玉.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3):94.
[5]杨世清,魏代武.小学班主任开展有效德育工作研究[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4):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