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燕
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 广东 广州510800
摘要:高三学习的时间紧,任务重,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内容错综复杂,且多数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成绩差距大,很多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高考缺少竞争力,复习备考难度很大。为了改善这一学习现状,高三数学老师需要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融合,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高三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智慧的教与学,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三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各类网络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焦点,在高三数学教学中,老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生态
在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和人才观的冲击下,单纯以“知识传递”为取向的教学根基已经动摇,“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正引发我们对传统课堂教学新一轮的思考。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通常情况下,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能机械般的被动接受,从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理念与当前要求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完全不符[1]。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老师可以结合传统高三数学教学经验利用好“智慧课堂”,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学习生态,通过智慧的教与学,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助其在高考中取得成功。比如,在复习《解三角形》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将授课内容提前制成简短的小视频,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设计的内容为知识中的重难点,在课堂上,老师在开课前先为学生播放制作好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对这一章节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同时清楚这节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布在哪里。视频播放完毕,老师再引导学生利用微课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该章节的复习授课。为了让学生可以概括性的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老师可以在正式讲课之前,利用微课视频,将即将学习的内容展示给学生观看,为后续高效课堂的开展打造良好的基础[2]。在高三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外,这样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按需推送给学生,让其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另外,借助信息技术、云端平台,我们可以使交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方式更加生动灵活、更加多元化,大家可以在课堂、课间、自习课、放学后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流和互动,比如可以在课堂互动环节或班级空间开展讨论,也可以在作业平台师生互动处点对点的交流,形式多样,可以是文字、图片、语音、PPT、微课等等,从而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无障碍的、全时空的有效沟通,学生借助于交互平台也可以很方便的获取所需要的帮助。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据化的作业平台
在新课改理念下,更需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散其学习思维,从而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
智慧课堂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可以动态的收集、挖掘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及效果进行数据化呈现,有利于我们老师更为理性、客观的作出判断,从而急学生之所需,为高三学生提供精准而又适合他(她)的个性化服务。比如高三的数学试卷讲评课,通过调取学生作业、考试的数据分析报告,教师对整份试卷或作业、每个题目的得分情况,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归因、每个学生的情况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讲评时,可以随时调看某个学生某个题目的解答情况,某些值得推荐的样本等。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一个展示作业的平台,利用多媒体将学生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对作业中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加以借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不同的题型有着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老师利用作业展示平台,将典型习题不同的解题方法展示给学生,凸显学生的才情和智慧[3]。比如,在解一类涉及《空间立体几何》的题目时,可以用几何法或向量法等不同方法,即使都用向量法,不同学生建立的坐标系不同,各个点的坐标也就随之不同,但如未出错则结果一致。老师在讲解完立体几何相关知识内容后,可以为学生布置几道立体几何的习题,先练后评,从学生的习题作业中挑选出几份不同的解题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看一下不同方法的解答过程,清晰学生的解题思路,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抽象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立体几何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的学习环境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内容的“量”急剧增加,但信息量过大时,学生的记忆效果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要“会学”,不仅需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还要学会梳理知识结构。这样一来,对于一部分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简直是场噩梦,加上老师的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使得这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广泛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手段,使原本沉闷枯燥的课堂学习气氛瞬间充满了活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内容的理解,从而激发其对数学知识探究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解析几何》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比如利用GeoGebra或几何画板进行动图演示,实现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有趣的智慧课堂,使学生在欢笑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知识的重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4]。此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需要智能化地推送、分享一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包括微课、电子文档、图片、语音、网页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补偿性学习或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考是一项综合性的考查,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构建高三数学智慧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其全面综合发展的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老师可以不断的优化与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风趣和智慧的数学学习课堂,充分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波.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探究[J]. 祖国, 2018, No.244(8):286-286.
[2]陈惠. 智慧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例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 福建教育研究, 2019,(4):80-81.
[3]叶建华. 高中数学智慧课堂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 数字化用户, 2019, 25(31):286-286.
[4]糜苏英. 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原则及实施策略[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 2020(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