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 张泽清
[导读]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

        张泽清
        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第一小学 湖北 仙桃 433012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其对于学生逻辑能力提高、归纳能力提高以及科学态度养成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也逐步的认识到小学数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希望能够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提高其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但是就现在来说,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措施
        1渗透德育理念
        1.1结合教材渗透德育理念
        首先授课老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在小学数学教材的习题中渗透德育理念。老师可以在习题中选择一些有德育意义的习题,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出德育理念,使学生的德育意识得到丰富。老师也可以选取相关的课堂知识,自己编写一些蕴含德育精神的应用题,带领学生一起精读题目,品味数学知识之外的深刻含义,还可以培养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的好习惯。例如在讲解简易方程式时,就可以编写一些关于节约用水的应用题,在带领学生做题时,延伸一些关于节约用水的意义,讲解一下节约用水的好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节约用水,渐渐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公共交通的应用题,告诫学生遵守公共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老师在习题中不断渗入一些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话题,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理解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1.2在讨论环节中培养团队意识
        现阶段的小学教学课堂,对学生间讨论环节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可以在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时,逐渐渗透一些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道德理念。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合作实践的教学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理念,感受互帮互助的快乐。举个例子,在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教学时,老师首先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大小一样的图形呢?”提出问题引导小组间学生进行思考。为了有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在学生进行思考时,老师可以先给予学生提示,学生在进行描图前对学生进行说明“为了保证‘按照同一方向平移’大家要在图形上方约一厘米处画一条与书右边缘垂直的直线,画图时要始终保持直线重合”给予学生提示,降低学生思考学习难度,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讨论创造良好条件,然后再对学生提出问题“描图在平移中起到什么作用?”为学生布置多项学习讨论任务后,引导学生小组学习思考讨论,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相互帮助,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合作。当小组讨论结束后,一名学生来演示图形平移,一名学生来回答描图的作用,做好问题回答分工,更好地实现小组合作互帮互助,潜移默化中实现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1合理利用数学学科特点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差别,小学数学既有较强的逻辑性,又有非常多的运算内容,而数学运算非常严谨,若是计算时不注意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端正态度,严谨示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应尽量使用较为规范的专业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理解和记忆数学公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记忆数学公式时,仅仅依靠机械的记忆很难真正将公式灵活地运用到解题过程中。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对数学公式的内涵进行剖析,给学生讲解具体运用公式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使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师写板书时,必须认真,所写的解题步骤必须清晰明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在以后解题时,也严格根据解题步骤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养成优秀品质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在教学时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2.2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爱国情怀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教师要想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灵活采用相关资料。例如,在讲到“多位数加法”时,教师可以以我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割地面积作为资料,让学生进行数学题目的计算,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点,还能使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历史,使其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少年强则国强”,要想国家强大,学生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教师也可以运用抗日战争中相关的数据,将歼敌人数作为数据来设计相关的题目,这样学生很容易激发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2.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养成严谨和不断进取的教学态度,这种态度也会影响学生,逐步成为学生的信念,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努力进取,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此外,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必须公平公正,绝对不能厚此薄彼。若两位学生之间出现了矛盾,教师必须认真分析矛盾出现的原因,绝对不能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对学生进行判断,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认真和公平,也才会心悦诚服。并且,教师的这种做法,也会对学生将来的成长产生影响,学生在将来学习时甚至是进入社会后,也会将教师的做事态度作为自己的做事标准。
        2.4利用学习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各种新的数学学习方法层出不穷,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其中一种。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时,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其进行合作学习。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应确保小组内既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有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并鼓励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在同学帮助下,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得到激发。一个小组就是一个集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还能够提高集体荣誉感,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其责任感,这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和其将来的成长都非常重要。
        2.5通过游戏来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保护,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天性将游戏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来,给学生进行游戏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情境中娱乐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学生数学潜能更好的挖掘出来。通过数学游戏不但能够进行德育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数学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进来,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和直观的情境,将视听结合在一起,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结束语:小学阶段是学生启蒙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但符合数学教学的需要,还符合新课改的需要,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便要求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来进行德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给学生更好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迎春.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20(15):90
        [2]吴佳为.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61
        [3]何梁燕.浅谈德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以苏教版小数教材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2):43
        [4]李玉济.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