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英
漳州市浦林中心小学 福建 漳州 363003
摘要: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推广过程中,提倡因材施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正视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到知识,因而,分层教学应运而生,也是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有效措施,在减负增效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中,小学数学是主要学科,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要首先处理好家长与学生的心理变化,说明分层教学的目的,避免家长和学生产生错误理解,抵触教师教学,影响分层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就是在常规的班级授课条件下,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基础知识、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程度不同的教学目标、课堂问题、课后练习、综合评价等,激发学生活力,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素质。
二、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1、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求,能够使学生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实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数学思维。
2、分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帮助教师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3、分层教学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了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现状、学习习惯、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将学生进行分层,这种分层是动态的,是根据现实情况发展的。教师对学生的分层一定要将平时的表现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综合考虑,一般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层。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以教学的基本内容为基准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任务,学生在任务中发挥自己的知识水平,收获成果,增强成就感。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存在着级别的差异,情感态度价值对于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是学生从知识中获取自我提升、实现精神升华的步骤,是所有学生都要达到的统一的目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现梯度区别,使学生通过自我提升实现不同层次的切换与上升。
3、课堂问题分层
课堂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师生交流的体现,是教师获得课堂效果反馈的渠道。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促进学生发展与检验学习效果。
对于学困生来说,提问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对于中等生来说,问题要在基本知识上有发展与提高;对于优等生来说,问题要有拓展性,还可以结合奥数问题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课后练习分层
课后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方法之一,也是学生自我检测、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途径。课后练习不能单一的进行题海战术,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延伸与拓展。课后练习过易,优等生就“吃不饱”;课后练习过难,就会打击中等生与学困生对数学的积极性。所以,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精确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优等生以提升类为主,中等生以拔高类为主,学困生以基础为主。
5、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是分层教学的汇总体现。在传统教学中,试卷是反映学生一个学期的成果,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水平,但是不能反映全部内容。教师在学期评价时候,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分层,考虑学生的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与其他方面,综合作为学生的学习总结,并对下一学期提出相关建议。这种评价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律,也能综合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使分层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分层教学的注意事项
1、分层前做好学生与家长的工作
对学生进行分层前,要注意做通学生与家长的工作,让他们理解分层教学的意义与目的,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歧视,避免优等生的骄傲自满与学困生、家长的自卑。
2、综合多方面进行学生分层
对学生分层要以分数、思考方式、学习习惯、潜力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做到无差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析,制定学习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3、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分层
分层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的提高,学生是动态的,分层也应该是动态的,固定的层次会使学生产生不求上进的现象。教师要实时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练习效果与成绩,在一定时间后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变动,促进学生进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信心。比如,优等生成绩下降、平时表现不理想的时候,就下调到中等生;学困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进步比较大的可以升为中等生。
结语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学会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人在数学上有不同发展。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数学教学顺利发展,分层教学得以运用到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是新课改的尝试,是根据学生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的有效教学方式,是解决集体授课与个性辅导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教师了解学生,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学生得以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乔珍.运用分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校园,2014,(2):110
2、王晓朦.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J].求知导刊,2020,(36):26-27
3、汪朝阳.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探析[J].学院,2018,(19):92-93
4、胡玉书.小学数学中分层教学法的使用[J].课堂内外,2010,(10):58
5、唐小艳.分层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201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