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薛建波
[导读] 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于目前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薛建波
        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小学 441811

        摘要: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于目前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学生们基本核心素养,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给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方法的基础之上,让其感受到数学计算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就将核心素养这一角度,提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相应策略,以此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引言:在学生们的这个学习过程中,数学占着决定性的作用,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未来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础,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以计算为基本展开的。到了高年级以后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也都是需要好的计算功底来支撑。学生们只有掌握和拥有了过硬的计算能力才能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数学这门学科非常的考验学生们的逻辑性,这就意味着学生们不能够将数学学习停留在一种较为机械的方式,需要让学生们在数学计算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提升数学核心思想,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分析能力进行最大化的提升。
        一、创设合适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数学这门课程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过程中,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就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所以,如果想要真正帮助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得以提高,教师就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以及解决这一系列的方法。在真正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应的问题情境,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一般情况下都是来源于我们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置出来的一些并非真实的问题。如果教师所设置的这些问题存在标准答案,同时还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和方式,这样就很难帮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同时还对他们自身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教师可以充分的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我们实际的生活状况,发挥帮助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和改善,并且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和价值性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对人民币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的问题情境“如果你有50元去超市购买一些日常用品,你会怎样使用这些钱,还会有剩余吗?”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这个贴近生活的问题,而且其中还包含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特征,对每个学生来讲他们都会充分的结合自己的理解,从而设置出一份合适的方案。通过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对学习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更加深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计算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进而保证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实际上是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抗日战争七十周年纪念阅兵仪式的相关视频,带领学生回顾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之后为学生展示阅兵仪式的图片,提问学生:空中梯队的战斗机有多少架?学生能够非常快速地计算出2 x4=8(架),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俄罗斯代表队的图片,图中有3个小方队,每个小队20人,这时教师提问:一共有多少人?学生用3x20 =60(人),也可以快速地计算出来。

最后教师提问:中国方队,一行有24人,一共15行,-共多少人?学生通过笔算能够得出一共有360人,加上两名领队-共是362人。教师通过以上的提问既能够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也带领学生复习了之前的知识。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探究新课知识,提问学生:一个小队362人,有12个方队,一共多少人?先让学生自由计算,之后为学生演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区别,使学生深人理解知识,加深学习印象,从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拓展小学教学计算方向,联系实际生活
        我们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比较老旧,很多时候考试的题目都是为了考察学生们的能力而出题,因为教学的方向和教学最终目标都是想让学生们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就导致了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是围课本的知识点和题型展开的。长期这样后会导致学生们的计算思维模式固化,久而久之就会不利于学生们思维的拓展,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难以进行透彻的理解,不利于学生们长久的发展,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数学计算能力也难以得到切实地提升。例如说学习到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章节的时候,由于难度较大,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老师们往往会重视学生们解题方面的教学,而忽略了多位数乘法计算这方面思维体系的培养,没有将乘法知识和生活的一些实践内容进行联系,久而久之学生们会觉得数列的学习比较枯燥,这就需要老师们将数学的教学方向,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和一些生活元素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结合,让学生们可以真实的数学环境下进行数学乘法的学习,帮助学生们尽可能的提升他们的数学计算核心素养
        四、培养小学生自主思考明白算理的能力
        在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除了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之外,还应当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也就是让学生明白算理。借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巩固,同时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数学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开展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深人思考计算题的内涵,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数学思维,借此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法则的教学当中,教师通过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一,这就确定了加法竖式的书写、计算方法以及计算的顺序。小学生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算理的时候,学生书写一定先将小数点对齐,在按照整数的计算法则来进行计算,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计算中实施核心素养思想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创设合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小学教学计算方向;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课堂,使学生在体验中增强数学的能力,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蓝艺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优化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0(10):40-42.
        [2]杜存山.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200.
        [3]陈健.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11):0221-0221.
        [4]钱雯.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