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金永蛟
[导读]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初中历史老师对于教学方法过于简

        金永蛟
        龙源口中学 江西吉安343400
        摘要: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初中历史老师对于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国家教育部门对初中历史教学有着极高的关注度,老师要坚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自主性,这对于初中生综合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在历史教学中,老师有效发挥自身在历史教学领域中的职能优势,采用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学习上正确指引,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已不再使用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一些贴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有效教学模式逐渐产生。所谓有效教学,指的是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不仅是将课本中的历史知识传输学生,其更要将课本中的历史思想传输给学生,要让学生真正记忆历史知识,明白历史实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历史有效教学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认为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将课堂结构有效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历史,首先可以让学生发现历史中的相关兴趣,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将自己的历史兴趣调动出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目标,在课前充分了解教材中的重难点,如果知识点较多,一定要保证让学生明确该课的重难点在哪里。涉及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个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时,我就会先让学生进行学习,可以先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甲骨文和青铜器,我会找一些简单的甲骨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猜一猜这些字都是什么意思,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有所了解。教师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去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前就将学生的兴趣提升上来,学习效率就提升了。
        二、角色扮演教学
        所谓角色扮演教学,指的是历史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其通过引导学生扮演历史人物的方式,将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故事进行重现,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然而,由于历史书中的历史故事较为有限,因此,历史老师可以结合历史,将学生所熟悉的一些历史故事进行重演,如此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其中的故事和人物。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时,历史老师在学生阅读陈胜、吴广起义一段时,便可以向学生讲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故事,并且邀请学生对该故事进行表演。在邀请学生表演时,历史老师不能指定学生表演,而是要根据历史故事中所需要的人物进行小组划分,让小组成员自行探讨表演方式,并且在某一小组表成员演结束之后,还可以任由其他小组发起挑战,进而比价两个小组成员表演的优劣。在小组表演结束之后,历史老师便可咨询学生对自身所扮演人物的理解。学生:“我扮演的是陈胜,我刚开始对这个人物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通过我对这个角色的扮演,我才认识到陈胜是一个胸怀大志向的人,否则不会具有首次起义的魄力,而且我从中也体会到志向的重要作用。
        三、信息技术直观化课堂环境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上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语言,但是新时期国家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信息技术。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化课堂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让学生以最饱满的学习态度最充分的吸收历史知识,实现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这一课时,首先,我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诗圣杜甫的《垂老别》的音频,和电视剧《唐明皇》的一段小视频,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了解了安史之乱发生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迫害,理解了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之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了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从以史为鉴的角度,让学生通过交流评价了这节课学习的历史人物,并思考历史事件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最后,我引导学生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化课堂环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再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感悟到了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到了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了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目标。
        四、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的推动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氛围良好将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应当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其学习上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如此才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并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当前社会中,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合作学习方面的意识非常淡薄,教师想要对学生的这些缺点进行纠正,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本身的重要性,增加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锻炼学生交流的技巧,才能够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小组内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鸦片吸食人员、政府官员、林则徐,等等,将鸦片战争的内容表演出来。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进入探究阶段,不仅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探讨,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
        五、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使自己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顺畅与有效。这样,不但学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疑问与困惑说出来,并且老师也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老师能够依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在后续的教学中对自己的教学计划加以调整,将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通常我在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任务以后,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提问,让他们都说一说自己经历或感受,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更加强烈的产生了情感共鸣,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想确保开展高效课堂,就必须必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要做好对各方面因素的控制,在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展现历史知识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当中来,在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目标实现带来支持的同时,也为学生历史素质的提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德.探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新课程(中),2018(9).?
        [2]张艮平.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6):70-71.
        [3]谢树森.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2):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