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校人性化管理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吴玉红
[导读] 小学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

        吴玉红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周坪小学   443623
        摘要:小学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扮演着多重角色。校长既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教学方针的贯彻者,也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学校的发展需要各方力量的努力,单靠校长一人很难实现学校的创新发展,为此校长应当结合本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性化管理,团结凝聚学校全体人员,促进学校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学校   小学校长  人性化管理
引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校长的教学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的学校的发展方向,校长看待学校管理的高度、深度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管理的成败。人性化管理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必行之路,也是小学校长助力学校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法宝之一,为此如何将人性化管理渗透到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所在。
一、学校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学校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不可能由校长一己之力就可以管理得好。校长管理学校既涉及到管理教师队伍、也涉及管理学生发展,既涉及学校的显性制度建设、也涉及学校隐性文化管理建设,这一管理过程需要刚性管理与软性管理相结合,需要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激发起学校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以与时俱进丰富并提升自身办学理念为抓手,通过搭建管理信任的桥梁,建立健全教师各项制度安排,推进校务公开透明,有效形成各方合力,推进学校持续发展。为此,小学校长应当不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将人性化管理与组织管理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通过构建率先垂范的教育教学工作作风,着眼学校发展全局,有重点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二、人性化校园管理的策略
1.与时俱进学习先进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校长对于学校教育的理性认知与追求,其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校长的行为,引领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为此,要在小学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从提高小学校长办学理念入手,与时俱进推进校长学习接受新的教学思想,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办学思路与办法,助力学校长久持续发展。首先,校长要更新自身教育教学观念,自觉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课程观、实践观与价值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要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办学理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自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次,校长应不断学习管理学、社会学等技能,提高自身组织协调、人际沟通等多项教育教学水平。校长一方面要做好与学校管理层与教师的日常沟通工作,不断深化学校内部制度的改革发展,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拓展学校人性化管理的网络体系。最重要的是,小学校长应当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把安全教育作为办学理念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个孩子都承担着父母的希冀,为此学校的安全教育重于泰山,学校安全教育的警钟应当长鸣。校长应时刻紧绷安全弦,通过完善日常管理的饮食、防火、防暴等方面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学生安全事故演练,做好安全教育记录,提高学生抗灾减灾能力。


2.以信任为基础
        信任是激发教职工教学潜能与管理潜能的重要抓手,校长对学校领导班子的信任、对于任课教师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消因误解带来的方针失误、决策偏差。小学校长应当在有效拉近与教职工人员的距离上下功夫,通过民主化管理调动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与创造精神,亲近教师周围身边,让教师感受到来自校长在生活、教学、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呵护与关切,从而更好形成情感共鸣,有效发挥出群策群力的智谋与眼光,为更好推进学校管理决策等出谋划策。校长应真是做到赏罚公正,要公开透明,要容纳不同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建议意见,善用赞赏的眼光看待老师,尤其是新教师,要给予老师们试错空间,让老师得以自行成长,克服自身不足与缺点,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其次,俗话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学校长应真诚待人,理解并尊重教师,注重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围。校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贯彻落实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不要以教条化的框架束缚教师的教学安排与设计,给予教师一定的空间自行发挥教学特长,要海纳百川之心容纳教师个性,切不可一刀切看待教师的性格差异,在工作待遇福利上因关系亲疏远近而有所差别,要设身处地站在教师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注意调节教师间的关系,注重引导教师在政治、业务与科研方面多下功夫,助力提高学校的教育办学质量。
3.健全制度安排设计
        为推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小学校长应当完善学校各方面制度建设,尤其是教师相关的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为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首先,校长应当完善教师职业规划设计,通过将教师的发展规划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推进教师得以全身心致力于学校长远发展,能够将自身的饱满热情挥洒在校园的每片土地上。其次,校长应当完善教学培训制度。信息化时代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迎合时代对学校管理带来的挑战,校长应当完善学校培训制度建设,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理论实践应用能力,使得教师在交流培训中不断向优秀教师模范代表学习,与时俱进丰富自身的教学技能、自觉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再者,校长也应注重完善教师激励保健制度。一般来讲,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微薄,为更好摆脱教师的后顾之忧,校长应当在完善学校的激励保健制度上下功夫,通过完善教师评奖评优、晋级评职称等制度设计,给予优秀教师以一定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进而推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此同时,也应当注重完善教师评价工作制度安排,通过跨校教师互评、跨年级教师互评等多元化评价体系,推进教师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所在,推进教师与时俱进丰富自身的教学经历。
        总而言之,小学校长是学校团结协作能力形成的关键所在,是学校人性化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是校园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小学校长的校园管理应当以人为核心,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管理过程的交流互动与情感渗透,通过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制度,奖罚分明、宽严相济,激发起教师参与学校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摸索人性化管理的多种手段,推进学校管理教学工作成效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牛淑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性化的思考[J].学园,2017(11):15.
[2]冯庆安.探究小学学校“人性化”管理方法[J].新课程(中),2019(08):18.
[3]牛惠芬.校长管理能力略谈[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