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玲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南临城小学 277000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创设音乐情境和视频情境能有效地改善应试教育中对于学生思想发展的限制。而情境的创设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根据课堂内容设置合适的情境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投入身心,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接下来的学习势必会事半功倍,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有效的促进作用,从而能更好地推进当代教育水平的发展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 情境创设? 策略
一、创设音乐情境,带领学生体会人生百态
音乐能够反映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是人类抒发内心情怀的一种艺术方式。早在人类还未产生语言时,就已经会利用声音的强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不分家的,文化与音乐相交融,紧密相连。小学生或许对于文字的内涵不能敏感认知,但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却更容易感染他们的心绪。音乐与美术作为艺术的两种不同形式,有着难以分割的情缘,音乐情境的渲染和烘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置身于其中,加强学生对相关情景的联想,弥补了美术在听觉上的局限性。在美术教学中适当地添加音乐成分,既挖掘了学生们潜在的音乐天赋,又培养了他们欣赏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小学生正是处于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转变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音乐进行播放,将具体的美术画面与抽象的音乐情景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但是在音乐的选择上,不能由于受众是小学生便囿于一方,选择的音乐不仅要符合课堂所学的内容,在表达的思想上也应该尽量多种多样,在教室的这一方天地中为学生演绎世间百态。
二、创设视频情境,扩展学生知识视野
在大数据信息时代,教育领域发展迅速,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方式———微视频,微视频制作简单,时间较短,并且可以网络共享,对于课堂知识的讲解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视频的内容大都是作为示范讲解和课外拓展之用,精悍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较多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昂扬的生命力是他们的代名词,静态的美术教材缺乏活力与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们上课时精神力涣散,而动态的视频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因此,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适当地运用微视频,可以自己制作或者从互联网上下载共享资源,将课本上刻板的知识与视频中灵动的画面相结合,运用视频中更加易懂的画面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体验不一样的学习氛围,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视频内容的选择最好使用动画形式,小学生普遍喜欢看动画片,投其所好创设教学情境,在遵循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为同学们呈现出生动的视频情节,能够扩展学生们的思想维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美术涵养,提高创作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可爱的动物》这节课时,为了给学生创建更为直观形象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视频短片《动物世界》,让学生深入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掘其中的知识总结表述,而后绘制出有明显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善于发现的眼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手工情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对于美术而言,只有听与看的课堂势必是错误与失败的,必要的动手与实践体验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美术的技巧。众所周知,小孩子爱玩是天性,整个课堂都让孩子们乖巧安静地坐着听课显然是不现实的,与其这样,不如让孩子们动起来,锻炼双手与大脑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手工课的设置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手工不是盲目地动手制作东西,而应该是在完善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际化操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先为学生明确讲述与课程相关的文化及知识,让学生们对于课程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知道自己在学什么,要做什么,然后可以设置与课程相关联的手工课程,让学生亲手制作出富含个人想法特色的对象物品,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并感受制作对象的肌理结构,从而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过程,对其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邮票,为了与课程主题相契合,让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设计邮票的过程,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设置手工课的内容,例如准备好邮票大小的纸片及彩笔发放给学生们,在为孩子们讲解完教材内容并普及完邮票的意义与作用后,让他们发散思维,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邮票样式,并且可以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地来讲解一下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邮票上的图案又代表着什么。同时还可以准备好信封和信纸,让孩子们写下自己想说的话或者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帮助孩子们封好信件,将他们自己制作的邮票贴在信封上,然后给孩子们布置好当天的作业———“将信交给你的家长”。这样学生们不仅仅是学习了教材上的内容,而且通过老师的讲解还丰富了邮票的相关知识,亲自体验了设计制作邮票的过程,同时还能让学生借此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与家长之间进行一次真挚的交流,加强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与家长之间由于交流不充分而产生隔阂,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四、创设故事情境,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艺术总是伴随着故事产生的。在许许多多的美术作品背后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故事存在,或凄美、或激昂,不一而足。小孩子对于新鲜事物总是新奇的,他们普遍对有趣的故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生动鲜活的人物以及引人入胜的情节总是会带给学生们极大的吸引力,可以使他们尽快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小孩子这一天性插入故事环节,将故事情景教学法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以维持学生们上课注意力和积极性。故事情景的创造不是简简单单地为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就可以的,小学生正处于启蒙心智、认知世界的阶段,恰当的故事讲述有助于小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故事的选择应尽量偏向于童话或者神话故事,这种简短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往往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前做好有关工作,先找好与当天课程相关的故事,故事情节无需太过复杂,但由于许多的童话与神话故事中有部分情节不符合现实社会主义世界观,因此教师务必做好相关的正确知识的普及,在维护孩子童心的同时为他们架构正确的世界观,做好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照明灯。
小学生心思活泛,总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若是教学枯燥无趣,便很少有学生能在课堂将精力集中。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情境教学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情境教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的使学生身体力行参与到课程中、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刻板的书面知识与生动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使学生们从多种感官来理解和学习课程,而不是简单的听与看。对于小学美术课程来讲,一定的情境教学能使小孩子更加容易理解教材上的内容,更形象具体的理解何为艺术,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那么,如何恰当地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究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1]李娟.情境式教学评价在小学美术课堂情境教学中的践行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159.
?? [2]王玉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情境启导法”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7(45):116,118.
?? [3]张肖丽.小学美术课有效情境创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