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隆
莲都区中山小学,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体育课边缘化是现代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行,体育教育作为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五育之一,正在逐渐占据更大比重。作为教育环节的基础教学阶段,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及开展方式各方面都需要展开深度探索,尤其是如何在家庭作业方面做到有所创新成为了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家庭作业;
只有加强家庭与学校在体育教学中的合作与联系,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齐头并进。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现代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逐渐成为假期放松方式的一部分。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指导和管理,学生对家长指导下的放松型锻炼方法失去了兴趣。另外,平时其他科目的书面作业比较繁重,所以小学生直接把习题放在身后。
体育教育担负着学生在学校放松身心、正确培养体育和体育健康意识的重任。作业是改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掌握课堂训练技能,有效巩固训练成果,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家庭作业存在意义
所学的知识需要家庭作业的练习来消化和巩固。家庭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课堂上所学的技能或概念,为下一堂课做准备。学习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体育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接近知识,我们就会远离知识。尤其是在理解力和记忆力还没有完全发展的小学阶段,要真正从基本的重复练习中吸收和消化教师传授的动作要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要想获得足够的健康体魄,就需要从小锻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拥有足够强壮的体魄,熟练运用体育器材,应付更高标准的体检、高考等后续任务。
目前,学生在学校每天要锻炼一小时,主要包括日常体育锻炼和课间休息时间。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学校生源充足,地价昂贵,在校学生平均活动面积小,活动形式需要统一开展,导致体育密度高,锻炼强度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把目光放在放学后的学生身上。如果学生能坚持每天在家锻炼身体,就等于把体育课堂延伸到了家里。同时,家庭体育还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不仅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潜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教育现状推行阻力
(一)学生体质
近年来,包括骨生长质量差、力量性与耐力匮乏肥胖近视高发等这类健康问题困扰着诸多青少年。然而沉重的学业担子、环绕身边电子产品以及家长学校从小对体育训练的忽视,无疑又给运动量本就不达标的青少年设置了重重障碍。逐渐下滑的身体素质与日8益增加的训练强度,如若现在不着手改善,将会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
(二)家长关注力度不够
大部分家长会固执地认为,体育的训练会影响学习。大多数学生又不是专业学体育的,体育又不能加分,学了等于白学;体育课的时间不如用来学习其他文化课,这样才算是真正利用了时间。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家长没有认识到体育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体育不仅是眼前可见的身体运动,更重要的是脑的“运动",且可以磨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教师应通过布置体育家庭作业,让家长与学生-起走进体育教育, 重视身体健康与心理发展的同频共进。
(三)学校教育理念跟不上
全民健康大国需要社会各面的努力。作为最直接有效方法之一的体育教育 ,要想获得更进-步的现代化管理发展,需得从教育源头上抓起。中小学对体育教育的漠视给整个社会对运动的看法起到了负面的导向作用。现代教育理念应加大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除保证体育课程的正常进行外,增设体育课外作业,以实际行动助力社会风气矫正。
三、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实施路径
(一)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
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按照《国家体质锻炼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体现了内容的全面化。全面化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余能够自主选择锻炼项目在保证动起来的情况下去选择自己喜欢且又是教师安排的必练项目,同时家长也可以督促学生练习,这样既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身体素质,又为家庭体育锻炼提供氛围,同时也为家长指导孩子练习找到了规律。
(二)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路径
项目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考虑到体育家庭作业实施中尽量少挤占其他学科作业时间,一个体育教师带的班级比较多,只能进行体育课考评记录。教师无须通过拍照上传的方式来证明学生是否坚持完成体育家庭作业,主要从家长和学生两个渠道确认学生是否按时坚持完成体育作业。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主动加入班级QQ群以事例鼓励学生,说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家庭体育活动,让同学带动家庭,再让家庭之间互相带动,形成锻炼的风气。教师可随机单线问询家长,去了解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这样就能做到比较好的激励和监督体系,
四、家校联合,共同训练
(一)共同引导,对“症"下药
家长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学生体质测试报告书建议,在锻炼的项目和方法上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从而消除学生在体育学科上的短板,做到在项目测试上不拖后腿。体育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只有课余主动投入时间去消化和吸收,才有可能完全掌握运动技能。放学后和节假日只能委托家长引导学生复习锻炼,有条件的家长可以陪学生一起练习,营造运动氛围,帮助学生更乐意地去完成体育家庭作业,达到享受运动的目的,感受体育的快乐。
(二)培养习惯,提升积极性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养成过程非常艰辛,一旦形成一般很难改变。 教师的督促以及同伴营造的运动氛围使得学生喜欢参与体育运动,放学在家一般就失去了这个氛围,加上小学生自制力不强,没有家长的监督也失去了锻炼的兴趣,因此假期家长的督促和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督促或者陪练等于把体育课堂延伸到家里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这样离我们的共同目标更近了。
五、结语
结合教学发展态势来创新,巧妙构思体育家庭作业,是新时代体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用好课外体育活动这一教学时间,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有效沟通的家校合作,共促学生健康教学模式,有针对性、恒久性地管理好、评价好小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从小培养好学生的运动习惯、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为将其培养成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发展公民奠基。
参考文献:
[1]何远亮.家校共育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0(10):39-40.
[2]黄勇.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方法与对策研究[J].体育教学,2020,40(0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