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 杨柳艳
[导读] 我国的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杨柳艳
        富阳区春江中心小学    浙江  杭州   311400
        摘要:我国的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我国党组织在多次会议中都指出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做好文化强国工作的实施。所以,我国要针对教学的理念以及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教学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方式,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艺术沉淀,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探讨
        1导言
        针对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体会,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怀,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增加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2实施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
        2.1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论学生学习的音乐还是语文等等学科都是涵盖在文化的范围内,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在教学中可以发现,对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更好的让学生通过音乐体会其中的文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2.2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更好的实现民族音乐的发展以及传承,让学生在民族音乐的环境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力量,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与众不同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现阶段大多数人们都比较喜欢西方的流行音乐等,所以现在的小学生更应该受到民族音乐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自己民族的音乐,体会民族音乐独特的美感。
        2.3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怀
        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瑰宝。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重视对这方面教学内容的引入。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以及民族文化,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爱上独特的民族音乐,爱上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并且对其进行发扬与传承,促进学生民族情怀的形成。
        3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分析
        3.1实现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音乐课程对于小学生们来说具有新奇性,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中通过注重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的诸多形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实现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此外,通过将音乐与小学生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紧密地结合,能够充分使得孩子们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音乐的美感,以此增进对民族音乐的个人理解和独特感受。
        3.2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
        独特的民族音乐无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对于历代中国人民的影响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小学课程中设置民族音乐,可以为培养学生们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怀做出更多的贡献。音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悦动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曲均在不知不觉中传递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内涵。同时,音乐又是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通过这一形式进行民族文化的传递和感染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比较适合。


        3.3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中不断重视对于民族音乐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使得学生们感受到来自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不同文化魅力,进而体会到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内涵,以此来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创作环境和创作素材,不断提升学生们对于艺术的整体欣赏能力,培养艺术感受力。
        3.4陶冶学生情操,丰富音乐教育内容
        音乐课程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对民族音乐欣赏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由于民族音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教育,可以使得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共鸣,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特色,而且还可以详细了解多元化音乐的发展,促使学生提高音乐素养,提升鉴赏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4在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4.1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提升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够投入学习的关键因素,可以为学生创建学习的动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求知的欲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时,不要只是利用理论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内容以及影音视频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不仅仅能学到理论知识,还能得到视听上的感知。例如,在学习民族音乐中的乐器时,因为学校的资源有限,有些学校可能并不能拿出实际的乐器给学生感受,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以及音乐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民族乐器。
        4.2通过多样的教学平台丰富教师教学内容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发展较快,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做到教学内容的拓展以及教学空间的延伸,做到线上线下同时教学。还可以为学生举办民族音乐相关的比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为热爱民族音乐的学生提供充足的表现平台,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还可以给学生邀请相关的民族音乐的艺术家进行讲解与演示,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还可以给学生组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中给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能够充分进行民族音乐的交流。教师还可以让家长有机会带学生进行民族音乐会的观看,做好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美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情怀。
        4.3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效果,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学校要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要重视教学队伍的建设。学校可以邀请民族音乐能力优秀的人才,在学校组建民族音乐队伍,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寻找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教学,增加对学生民族音乐教学的力度,让学生得到更专业的培训,更好的感受民族音乐。学校还可以让教师外出进行交流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知识储备,还可以请相关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给相关的教师创建绩效考评机制,提升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5结语
        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之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保障民族音乐的教学能够有序地开展,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是十分关键的,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之中充分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与此同时,还应该为民族音乐教学提供有效的现实基础,即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不断地促进民族音乐在实践的教学之中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明珍.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9,39(11):163+165.
        [2]朱明珍.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9,39(08):146-147.
        [3]丁丽丽.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8(23):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