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玉
贵州省瓮安县瓮安六小,贵州 瓮安,550402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小学校园内部体育教学工作备受关注。教师需要找到全新的课堂教育方法,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能够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就是以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为核心,深入了解到体态语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主要目的就是真正的为小学体育课程找到全新的发展方向,以此保证在最新的教育环境引导下,优化学生知识学习的质量,为学生后续的良好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体态语言;小学;体育教学
前言:小学体育课堂上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对于学生后续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还需要利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有效的教育方法,活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传统教育工作中,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本文也提出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主体渗透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这一教育工作的优势和特色,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在最佳的环境下,吸收体育知识,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为我国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一、体态语言概念
体态语言这个教学的方法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通过针对学生形体、姿态等一系列的有效调动,达到学生不同感官上的刺激,以便于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自我反应。这些自我反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阶段持续的对知识进行吸收,也能够调整自己学习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拥有着轻松和享受的感觉。通过体态上的调整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活动有着深刻的印象,也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状态与神经系统建立起良好的链接,在有趣的活动促使下,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体验和记忆,轻松地把这些知识点进行存储。
二、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规范的动作示范
在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体育之所以被誉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就是因为在教学阶段动作的示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的环节,也是体育知识在传授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法。很多的体育技能都需要教师能够亲自的示范和教学,避免出现口头性的知识讲解,而造成学生不理解动作要领的现象。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对于语言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差,所以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形象的,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教师具体的示范,才能够让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因此可以看出体态语言在其中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动作示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避免视觉的盲区出现,还需要注重多角度的示范,例如:在示范一套动作的过程中可以正面面对学生,或者背面面对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同时,在示范的阶段也需要达到具体化、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师进行动作示范阶段,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动作的不同,以及其中所包含的难易程度,恰当的对动作进行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既需要保证动作的连贯性,也需要注重动作的层次性,然后再用一个最恰当的方法把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进行理解和练习。如,在进行武术动作练习时,太极的拳法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在模仿这些动作时,难度是比较大的,即使会做也很难达到连贯和准确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利用体态语言的教学方法,恰当地把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能够心领神会,能够连贯地把这些动作进行展示,这也是体育课堂上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从而在积极的教学环境中优化学生体育知识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二)善于运用微笑和眼神传达情感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态语言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利用自己的身体上的动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更是需要利用不同的语言、面部的表情等各方面的教学形式相互结合,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所以在体态语言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多的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当前知识学习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学习的现状,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态语言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够传递众多的含义,也能够让小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充满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善于运用这样的体态语言,充分的对学生表示肯定,并且给予学生赞美,让学生能够在心里建立起体育知识学习的信心。例如:在传授一个动作之后,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这时候教师就需要给予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是微笑拍拍学生的肩膀,这些都能够让学生后续更加努力地学习体育知识。
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比较小,能够明确的道理是比较少的,在体育动作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这时候教师也需要有耐心、有爱心关注学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且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树立起信心,这样才能够避免学生出现自卑的现象,也能够让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的道路上越挫越勇、勇往直前。
(三)善于运用手势
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体态语言教学也包含着教师所使用的一系列首饰,因为体育课堂大多数都是在户外进行,户外的空间比较大,学生如果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教师使用语言对学生进行交流,很难达到最佳的效果,甚至有些学生完全无法听到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善于使用手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维持课堂的纪律,也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手势配合口哨的方法进行指挥,因为口哨声音较大,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再配合特定的手势,就能够清楚地把所需要传递的指令告知给学生。
例如:在体育课堂的活动开始前期,教师对本堂课教学的重点,以及活动的要求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在底下窃窃私语,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手指放在嘴边,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避免教师组织纪律而造成影响课堂进度的现象,也能够避免直接点名给学生带来的尴尬的困扰。通过这样的体态语言教学形式,能够真正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也能够让学生明确教师每一个手势的指令,从而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相关的知识学习任务,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佳标准,也解决了课堂上纪律的问题,这也是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的一个有效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小学校园内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能够看出,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都是枯燥的,以体育技能为核心的传授方法,这样的形式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堂上只是教师进行技巧的展示,其他事件就是自由活动,这样的现象也阻碍了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吸收和学习的效果,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进步。所以本文也结合以上的内容,分析体态语言的概念,并找到正确有效的教育工作实施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体态语言这一教学新方法的优势,从而使学生在最佳的环境下,掌握更多的知识,激发起对于体育课程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振宇.试论体育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9):100+121.
[2]程凯丽.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2):1-2+10.
[3]钱芊.分析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体态语言[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2):124-125.
[4]王勇.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5(03):38-39.
[5]杜娟.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评价的艺术[J].林区教学,2015(0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