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典行
重庆市奉节师范附属小学 404600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改革的重任。体育在小学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给小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立足新课改理念下小学体育兴趣教学法应用探究,从开展多样化游戏,激发学生兴趣;组织体育竞赛,提高学生运动动力;设置兴趣小组,将体育运动拓展到课下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游戏;竞赛;小组合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以学生知识教学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在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而在这些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兴趣激发都是最重要的一步,可以说,拥有兴趣,学生的学习将事半功倍;相反,学生则不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即使教师再怎么努力地讲解,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不佳,体育的教学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锻炼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将体育运动扩展到课下,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在课上和生活中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一、开展多样化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越来越的学校和教师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其中就存在着很多明显的教学问题:首先,体育教学的内容比较的枯燥,目前多数的教师都是紧紧围绕着中考考试需要的考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长久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的落后,一直以来体育的教学紧紧局限于课堂和操场,而缺乏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最后,就是体育教学所需的相关设备不完善,这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
在学生兴趣的激发中,相比其他科目,体育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运动形式都有着自己的趣味性,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但体育教学包含各种门类,并非所有项目都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田径”“跳远”等。游戏教学法是将游戏引入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一种方法,在学生的兴趣激发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能高效地将无趣的项目变得有趣,以此提高学生参与动力。且相比其他学科,体育与游戏的结合更加方便。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多样化游戏,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田径”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袋鼠跳”的游戏,让学生用袋子裹住自己的腿向前跳跃,先到达终点的人为胜利者。当然,教师也可以开展“两人三腿”游戏或者将更多的人划分为一个小组,让其进行绑腿跑比赛。利用与标准田径不同的游戏,教师能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而“绑腿跑”这种团队游戏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体育精神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这样,利用趣味游戏的开展,教师有效地构建了趣味课堂,大幅度提升了田径这项运动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锻炼,大幅度提升了课堂效率。
二、组织体育竞赛,提高学生运动动力。
奥运会、世界杯、欧冠、NBA……这些赛事自带流量,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在实际的生活中,体育竞赛本来就有着其魅力,能有效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度,让人为之疯狂。在小学的教学中,不同的学生也基于自己的兴趣关注着不同种类的比赛。而与看别人比赛相比,自己参与比赛同样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故教师需要积极组织体育比赛,激发学生兴趣,更高效地提高学生运动动力,促进体育课堂的高效开展。
例如在“篮球”的教学中,在基本知识和动作要领教学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篮球比赛。
奥林匹克运动会有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同样在班级的篮球比赛中,所有人也都追求胜利。而因为有着比赛,学生更有动力探讨篮球这项运动,讨论该如何运球,如何提高投篮的命中率等,并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通过篮球竞赛的开展,教师有效地开展了趣味教学,提高了学生运动动力,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锻炼自身身体素质。
三、设置兴趣小组,将体育运动拓展到课下。
学生体质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体育课的课上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相比课堂上的体能训练,要快速且持久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课下的积累更加的重要,而这是没有兴趣的学生难以完成且坚持的。在体育训练方面,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这也就需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开设兴趣小组,让有着共同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监督,以成功地将体育运动拓展到课下。
例如在讲述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将有着同样兴趣的学习结成一个小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在正式的课程教学之外可以针对不同的兴趣小组发送不同的微学习视屏对其进行指导,如有的学生喜欢“跳远”,教师即可以将跳远的知识如“如何发力”“肢体该如何配合”等发送给学生,有的学生喜欢足球,教师即可以发送“如何更好地带球”等知识。而且教师还可以组织学习进行小组活动,如篮球组与其他篮球组的比赛,引体向上组每天的打卡活动等。这样,通过兴趣小组的设置,教师有效地将体育运动拓展到课下,这对于提升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以体育游戏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都比较的单一,学生也都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教学,呈现出被动的学习特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的弱化,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也无法提升。而兴趣教学法的出现,为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喜好,开展适当的体育游戏来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兴趣,就比如说在篮球教学中,就可以开展投球比赛,将学生进行分组,比一比哪组学生投球准确率,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唤醒,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奖励,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改善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开展兴趣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创建兴趣小组,按照相同的兴趣组建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和发展。比如说教师可以设置多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拔河、足球、跳绳、踢毽子等项目,让学生自由按照兴趣组队,教师发挥出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修养。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建教学情境
如今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师也应该合理的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田径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对此不敢兴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著名的田径运动员,比如说就可以拿刘翔举例,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学生的兴趣也会高涨,从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学生兴趣的激发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开展多样化游戏,激发学生兴趣;组织体育竞赛,提高学生运动动力;并设置兴趣小组,将体育运动拓展到课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好地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斌.浅论小学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18.
[2]谢吾娥.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游戏教学法的实践分析[J].才智,2019(3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