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高考训练方法创新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江培培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已经成为教学的关键内容

        江培培
        安徽省肥东凯悦中学  231600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已经成为教学的关键内容,而高考体育训练改革也逐渐成为当前学校内部及家长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有效的训练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舒缓压力,在训练中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更好的实现身体与知识教学平稳推进。
        关键词:体育高考;训练方法;创新途径
引言
        如今,体育训练是许多高中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重点与关键,通过体育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体魄,也是部分体育生升学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体育训练中不难看出,仍然存在许多不同的问题,比如,体育训练没有得到重视与关注,体育训练方式不合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控制不好,恢复不充分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此类情况出现,学校要明确体育训练思路,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元化的训练方法不断进行创新,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一、设计有效可行的训练计划
        体育教师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就应当向学校提交本学期的训练计划,并将之发送给学生家长,并就家长和学校的意见或者建议来对之前安排的本学期的训练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改变,从而让学校和家长都能更好地配合本学期的训练计划。在学期开始后,教师和学校应该对每一位体育生进行全方面的严格管理,这样在帮助学生增强自律性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提高训练效果和训练成绩。有效可行的训练计划应当包括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学习、训练和生活。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的体育生的日常学习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将上午和晚上作为文化学习的主要时间,另一部分是将下午作为体育训练的主要时间,那么体育教师在进行训练计划的制定时,应当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和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状况进行,以便于让学生能够在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上并驾齐驱。教师除了要在学习、训练上帮助学生外也应当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去调整心理,使学生能够承受住来自高考的文化学习、体育训练等方面所带来的压力,避免学生出现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烦躁不安,精神倦怠,失眠多梦等神经症状,胸闷,四肢乏力,腰酸腿痛和性功能障碍等其他症状的出现。
        比如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时,体育教师就可以采取“打地鼠”的小游戏。教师事先准备几顶帽子,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个小组的学生围成一个小圆圈,圆圈中间站一个人,中间站着的这个人手拿帽子。圆圈中的学生先全部蹲下,中间拿帽子的学生只能趁圆圈中的学生站起来的时候将帽子扣在他的头上,一次只能同时起来两名学生。

若是圆圈中的学生在站起来的时候被扣上了帽子,则视为“地鼠”被“打”中了,被打中的“地鼠”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如此有趣的小游戏能够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关于反应能力的训练中来。操场上不再是沉默,而是充斥着欢声笑语。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就能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在减轻自身学习压力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游戏结束以后,学生可以讨论游戏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技巧。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传授一些锻炼反应能力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二、教师合理选择拓展训练内容
        老师上课前应细心备课,设置课前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制订详细的课程步骤,考虑分析步骤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善于筹备能够引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课程,营造欢快的体育拓展训练氛围,增强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能动性。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高中体育拓展训练有效性的重要条件。老师要在体育拓展训练环境中一直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律性。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语气要具有亲和力,和学生成为朋友,和学生融为一体,从学生的心智程度出发,直观生动地进行讲解。每个学生对于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擅长和不擅长之处,有些学生善于跳高,有些学生善于长跑,也会有学生完全不适宜所有体育项目的情况。在指导教学时应调整心态,耐心指导每一位学生,训斥只会让学生充满畏惧感,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老师应对体育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制订更为详细的拓展训练计划,使他们内心接受体育项目,参与其中。
三、拓展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体能测试中,对许多项目有硬性规定,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一些学生因为自身能力有限和短板弱点,导致考核不能达标,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形成恶性循环。这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评价和考核的方式,以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如在期末考核的时候,采取课堂表现加运动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只要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认真积极,就应该予以鼓励。在学生练习动作时,教师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教师要观察学生表现的运动情况,对动作不到位的学生加以指导,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得到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体育训练要有正确的认识,加强对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体育训练方案与训练计划,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训练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天明.体育高考训练方法创新途径管窥[J].试题与研究,2020(02):25.
[2]李明亮.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教学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3):131-132.
[3]李亚坤.浅析高中体育学生体能训练创新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2):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