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玲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 618100
摘要: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过程中,体态律动作为一种应用十分有效且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多通过激发小学生的音乐能动性来带动课堂气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同时也能够就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提升。对此,深入分析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视角下小学低段音乐教学开展的价值,在结合实际基础上研究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发挥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作用的有效策略。其中,重点围绕歌曲教学、欣赏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旨在为广大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帮助,并最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系统增强。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小学低段;实践应用
陈玲玲,出生年月:1985.7.2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省德阳市,工作单位: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初级,研究方向:小学音乐
引言:著名音乐家达尔克罗兹指出,体态律动教学法通过把握音乐的节奏规律、旋律起伏、情绪变化来帮助学生感悟音乐,多借助构建融洽的音乐情境与音乐氛围以激发学生音乐兴趣、调动学生音乐情感,是一种潜移默化提高学生音乐感悟的教学手段。而在实际基于体态律动教学法开展音乐教学时,需把握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尽可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构建教学课堂,进而充分发挥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应用价值,达到愉悦学生身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
围绕体态律动教学法,其是一种关注学生身体律动、通过引导学生随音乐一起活动的教学方法,能够就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行激发,并在构建融洽教学氛围的基础上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其中,对于我国来说,我国针对体态律动教学法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仍未形成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但从目前来看,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有包括学生学习兴趣较差、课堂教学形式死板等问题,因此,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展开音乐教学,不仅是保障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意识的关键方法,同时也是激发学生音乐情感,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基础,有助于促进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地进一步推进。
二、低段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特点与问题
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其音乐思维与幼儿相差不大,即不仅好奇心较重,同时也缺乏课堂学习应有的专注力。在此基础上,以往音乐教学模式多注重借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但教学活动形式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匹配性始终有待商榷,很容易在浪费教学时间的同时影响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对此,在基于体态律动教学法展开小学低段音乐教学时,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喜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构建教学课堂,进而有效确保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小学低段音乐教学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价值和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围绕低段小学生存在的好奇心重、好动欲强等特点,体态律动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学习喜好,多通过紧密结合音乐与身体语言以营造融洽教学氛围,能够在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唤醒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在显著改善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推动音乐教育改革地进一步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精神
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其普遍缺乏合作交流意识,这使得合唱教学具备较大教学难度,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此,体态律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多通过应用引导式教育思维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合作精神,并在系统培养学生协作意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保障课堂的教学效率。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
围绕低段小学生,其想象能力普遍较强,而如何促使学生将想象思维转变为创新思维,是音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体态律动教学法依托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就学生进行引导,能够在组织学生自主编排音乐动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最终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增强。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知识理解
针对传统小学音乐教学,由于学生音乐知识储备相对薄弱,导致课堂教学存在较多局限性,学生很难就音调、音符等音乐知识重点进行掌握。对此,体态律动教学法关注学生的音乐情感,能够在促使抽象音乐知识具象化的过程中深入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创作思维,进而加强学生对于曲目的情感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
四、小学低段音乐教学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1.体态律动教学法在歌曲教学中的应用
在歌曲教学中,根据音乐节奏编排音乐动作,引导学生伴随身体语言演唱歌曲,把握曲目的音乐情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例如,围绕《会跳舞的洋娃娃》,要求学生一边演唱一边舞蹈,在唤醒学生音乐个性的过程中形成融洽的音乐教学氛围,最终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
2.体态律动教学法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欣赏教学过程,强调就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采用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探究,在引导学生基于音乐曲目创作动作语言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围绕《动物说话》一课,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就不同小动物“说话”的姿态进行模仿,在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多元能力发展。
结束语:综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教学法始终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而围绕低段小学生,教师需深入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有针对性就体态律动教学法进行导入的同时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而突出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董蓉蓉.论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艺术评鉴,2020(15):125-127.
[2]马淑梅.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考试周刊,2020(66):147-148.
[3]周文强.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实践[J].中华少年,2019(27):106.
[4]刘晨曦.律动引领音乐——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上),2017(0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