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艳
黑龙江省尚志市希望小学150600
摘要:小学科学具有科学性、探究性强的学科特征,它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然而日常课堂实验教学的活动往往呈现低效的窘况。由此,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助力小学科学实现新课改要求的目标。基于此,本文章对多媒体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运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走入人们地生活,对人们产生深刻影响。小学科学已经成为基础教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以及思维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也应适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推进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做准备。
一、小学科学的概述
小学科学作为在最为基础阶段的自然科学普及知识,其并没有初中高中那样划分为具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具体学科,而是整体地对自然科学进行宏观的概述。所以理论层面较浅,学习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同时,这样的概述也加强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最整体的宏观视角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问题
(一)小学科学教学得不到重视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即便新时期课程改革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但是很多老师在观念上仍旧没有有效转变,小学科学仍旧处于副科的尴尬位置,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得不到重视。具体体现为,一方面,小学科学的课时较少,一般一周只有两个课时,课时少就导致学生的科学实践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够有效衔接,从而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不能够有效构建;另一方面,小学科学老师一般都是由其他老师兼任,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老师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学能力,缺乏传授经验,直接影响了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照本宣科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导致小学科学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得不到有效渗透。
(二)实验内容脱离生活
小学生没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对于抽象性问题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如果实验脱离了实际的生活环节,对于其而言该实验的学习无法联系生活,在实践中应用起来就会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不够精准,实践操作能力不够强。对于相应知识的记忆程度也不高,实验操作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三、多媒体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建议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实验教学平台
科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这门课程的优势就是不受限于课堂有限的空间,教师在时间、地点、内容及方式上,都能随意进行调整。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实现了课内外活动的有效贯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科学知识。
多媒体技术为实验扩展了教学的平台,学生在课堂实验、课外实践的活动中获得了学习的体验,提升了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操作“花的结构”这个实验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各种花朵含苞待放、竞相开放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并进行旁白式的讲解及说明,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接下来,教师分给每个学生一朵花,让学生在一步步剥离过程中掌握花的构成,并安排学生课下搜集各种花朵,在线上研究花的结构,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说出自己的见解。创建一个完整、系统的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解决各种问题,提高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情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达到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为发展具有科研型和学术性的人才奠定基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情景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情景教学刚好和小学生知识获取的方式以及学龄特点相吻合,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为小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地位。通过这种情景,可以快速的达成良好的互动和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深入探究实验原理,挖掘实验教学中的有用信息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通过情景教学拉近了师生之间交流和相互配合的距离,为新课程体系下的良好互动指明了方向。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导入
现代教学强调学习和教学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合理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具有音像合一的特点,并且操作灵活。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形象图片和视频讲解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关于污水处理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实地考察的科学实践,组织学生到水厂观察污水处理过程和方法,而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实地考察的过程展现出来,作为科学实验课的导入。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回忆活动和污水处理知识,而且能活跃学习气氛。这种氛围中提出的实验问题和实验要求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为下一步的实验操作做准备。
(四)通过多媒体技术明确实验内容
小学科学课本中的很多内容,仅仅借助教师的讲解和实验演示是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明确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教学。而多媒体教育的运用给与科学实验教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可以在熟悉的教学场景中感受实验教学的魅力。同时多媒体教学进一步优化了学科知识的难易程度,使得那些抽象化的概念转变成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实验场景,能够准确、长时间的保留在学生的脑海中。通过一系列更加代表性和突出性的教学案例和实验演示,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实验操作提供了最有效的参考,从而使得科学实验显得不是那么难,学生实验教学也渐渐产生兴趣,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在为教学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具有一些弊端。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简化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把双刃剑,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具体表现,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汪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上),2019(06):137.
[2]关云.多媒体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9(10):21.
[3]于苗.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华辞赋,2019(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