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香
山东淄博淄川城南中学 255100
前记:国庆假期回老家见到同行的姐姐,无事闲聊说起了学生,她给我讲了一个曾经在她班的一个女孩的故事,回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借姐姐之口叙述出来,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与反思。
前不久,我在路上遇到了去年在我班,现在应该读初二的丛伟竹同学, 宽大的蓝色工作服裹着她瘦小的身躯,脸上还沾着没洗净的油垢……。这个曾让我担心,让我高兴过的学生,现在这一身打扮让我诧异得张大了嘴巴。她刚看到我时兴奋地喊了声“老师!”,便朝我跑过来,可能是注意到了我的表情,她在离我几步远的地方便停了脚步,半天没吱声,脸上既有点羞涩又像有点胆怯,蚊子似的声音对我说:“老师好!我早就不念了,我现在在电机厂上班。”不等她说完,我一连串的问号抛向了她,她沉默了一会只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如果你还教我,我肯定还在学校里,只是……”她没再说下去,便匆匆离去了,我愕然了,呆立了好久才回过神来,可她那那怯怯的声音和幽怨的目光一直在我心头萦绕,让我的心隐隐作痛。
我知道转变差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教师有恒心有耐心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总能找到改变他们的切入点,因人制宜,帮助他们超越自己,甩掉差生的帽子。
想起去年我接收初一那个班时,班上已经安顿好了,主任才把一个叫丛伟竹的女孩送到我班。不少知情的老师一再告诫戒我们不能要这个学生,因为她在小学时从不完成作业,老师稍一批评就逃学,小学毕业考试三门总分167分,即使我们让她入学,早晚会逃学。当时学校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也想不收这个学生,是她的家长带着她到学校写了保证书,学校才让她带着保证书找到了我。当时我看她低着头,是个挺文静的一个女孩。我看了她的保证书后,装作不知道她的具体情况,便问她 “你想在这儿好好读书么?”她使劲地点了点头,我就收下了她并对她说:“不管你以前如何,到了这个班都是这儿的学生,也不管你基础多差,只要你努力,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就是我喜爱的学生,你不会让我失望吧?”她答应了我,我也没再多说什么,就把她领到教室里,安排了一个学习比较好的同学与她同桌。
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就抽她起来读书,虽然她读得不是太好,但因她的学号是班上最后一名,我和同学们给她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从此凡是我的语文课上她总是积极表现自己,当然我也从不吝惜我的评价,几次课堂小测她的成绩都能达到中等水平。正当我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没费大劲就转变了一个差生时,各科课代表都向我反映丛伟竹每个双休日的作业都很少完成。于是我找她谈话做工作,没想到我的工作没见成效,她还是“外生打灯笼照舅”-----不写作业。我很恼火,把她叫到办公室严厉地呵斥她,并警告她再不完成作业我就不许她进这个班级。当时她痛苦流涕,向我保证以后会完成作业的。看她那诚肯的样子,我相信了她,可周一返校后她又被课代表带到我面前,那时我真有点被戏弄的感觉,真想把她赶出我班或者找家长来。可我一想,如果我不要她可能她真的无法读书了,她毕竟是个孩子,但如果就此放过她,各科老师老再向我反映她不完成作业怎么办?我真有点儿黔驴技穷了。
我用各种方法批评过她,每次周末放学前我都单独叮嘱她千万别忘了作业,她每次都答应的挺好,可周一返校时照样十次有九次没完成。但不管怎么样都是我以失败而告终。
事后我静下心来想,只要她课堂上认真听讲,能当堂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不做作业又何妨呢?
我便告知各科课代表周一检查作业时不用检查丛伟竹的,但课堂上她必须认真听讲,只要老师发现她有不听讲的行为就将对她实行惩罚。从此丛伟竹只要进了校门对作业从不马虎(特别是语文作业),有时周日回家也能做一些作业。期中考试时她由原来班上的51名进到37名,升初二考试时她的语文成绩在全年级名列第一,令所有师生刮目相看。
也许差生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差吧。不论家长给多少钱,丛伟竹每周的饭费总是不够用,听说常常在周三就没吃的了,饿极了便在宿舍里偷吃同学们的零食,大家都不喜欢她。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每到周三我就问她有没有钱,没有我就借给她。慢慢我发现她心地善良,只是自己管不住自己,于是我就让她把饭卡放到班长那保存,吃饭时班长把饭卡再给她,这样就可以限制她乱花零钱,半学期后,她基本上能合理支配自己的钱了。
记得有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我上课的时候发现丛伟竹的位子空着,问同学都说午睡时她还在宿舍里,起床时就没见她,当时我的第一反映就是她又逃学了。我把课安排好后,就带着几个班干部满校园找她,最后发现她趴在小操场的看台边上用小石子在画什么。穿着高跟鞋的我跑了大半节课,又急又累,一看到她我气不找一处来,大声朝她吼道:“好啊,丛伟竹,你老毛病又犯了,是不是?你竟敢逃课!害得我跟班干部找了你这么长时间……”没给她说话的机会,我机关枪似的数落了她一顿。我看到她像很委屈似的,因我没给她辩解的机会,她只一个劲地抹眼泪。我便让班干部先回教室,自己坐在看台上小声询问她为什么不上课跑到这儿来。原来,她午睡后上厕所时,解裤子没解得急,裤子脏了,回教室怕同学笑话,回家又没跟老师请假,怕老师误认为她逃学,她只好呆在这儿,说着她的哭声更大了,她诚恳的对我说:“老师,我没想逃学,真的,我不会逃学了”听了她话,我暗暗自责自己太急躁,不该误会她,我向她道歉并问她给她一下午的时间让她回家换衣服晚饭前能不能赶回来,同时我还告诉她,我会跟班里的同学说她身体不舒服,回家看医生了,她听后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道:“老师谢谢你,我能按时回来,我一定能回来。”果然在晚饭前的自习课刚上时她就满头大汗地回到了教室。就这样丛伟竹在初一的一年时间无论什么情况,她从未逃过一次学,也没迟到过一次,我早忘了她曾经是一个爱逃学的孩子。
可惜的是升入初二后,我不做她的班主任了,有几次遇见她,她对我说起初二的老师如何如何,我劝慰她要及时适应新老师,也从侧面给她的班主任做了一些工作,但最终还是因她的几个学科成绩不好,又常不完成作业,老师们有时气不过几句话刺伤了她,她逃学了,并且再也没能回到学校。
如何对待落后的学生,这是每一个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大波大澜。一句话一个眼神,有时候会在一个学生的心中重新点燃希望之光;但也有时由于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破罐子破摔,对未来丧失信心,对前途自暴自弃。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要求我们对学生必须因人而宜,不能像工厂里工人对机器的要求一样,一刀切。我们不能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随意在学生面前渲泻自己的不满。当学生违背我们的意愿时,我们不能一味地要学生必须达到我们的要求,当然我并不是说学生就不能批评,关键是我们如何批评学生,我们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如果结果与初衷相反,我们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试想如果当初教丛伟竹的老师对她再宽容一点,教育方法再特殊一点,她现在就不会在工厂里了,她应该是坐在我们初三教室里学习的学生呀。由此我想到助跑跳远与立定跳远的区别。助跑跳远表面看来起跑的地点比立定跳远退后了许多,但这段距离所产生的动力远比站在原地要大的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特殊情况时是不是不要考虑我们的面子或者是威严,适当地向后退一点呢?关键是我们退后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步。
有人戏噱:给点阳光我就灿烂。其实我们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领导的几句赞扬或肯定会使我们有“士为悦已者死”的慷慨,何况这些懵懂的少年。我们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新的决定、一个特殊的措施……都有可能成为学生一生的阳光。那我们为什么要吝啬学生需要的那几缕阳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