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芳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第一中学 673400
摘要: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课堂评价的有效运用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帮助。初中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积累大量的知识素材,但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最终的学习质量。为此,做好课堂评价大有裨益。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能够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闪光点和问题,从而便于学生重新规划自身的学习计划,并最终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评价;应用策略
引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评价应符合汉语课程的特点,也要符合汉语教学本身的常规。教师评价应注重教师的讲习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根据。学生的评价应重视语言积累,语言和写作能力的评价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进行定量和定性,客观和主观,书面和口头检查的结合。应该同等重视态度,情感和知识能力,并应平等关注流程和结果。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语言素养。因此,语文课堂讲授要表现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和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提升学习者的语文使用才能、审美才能和探究才能,其实不难领会。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语言课堂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和策略进行阐述。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评价的人文性不强
很多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评价的过程中,往往是从回答问题的错与对方面来展开的,对学生评价的方式简单而直接。比如:你这个问题回答得不对,你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再如: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样简单而直接的评价方式,仅建立在对学生答案的判断上,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与激励,不能将赏识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反思,这就使教学评价的人文性价值被削弱。
1.2评价表述的模糊性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所在,从而让学生在扬长避短中不断进步,所以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接受。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评价表述通常都较为模糊,如教师习惯性的采用“你真棒”“很好”“错了”等笼统的表述方式。这就导致学生无法直接面对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无从改进或加强,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评价流于形式。与此同时,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没有针对性,不管是哪一个阶段的学生都采用这样一套笼统模糊的、略显呆板的评价表述方式。如此,中学生将无法获得有效的教学引导。
2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2.1多元评价,引领学生探求更多的评价方向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并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是目的,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态度,而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和情感体验方面,评价机制又无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评价机制更是激励学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各方面的发展潜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2.2灵活运用评价语言,保证评价效果
首选,评价中渗入情感元素,教师的评价是否融入情感也会直接影响最终的评价作用。在教授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好语言便能写出以情动人的文章,而教师的评价也要注重对“情”的融入。当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融入自身的情感,便能够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使得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评价,并努力改正自身的不足。反之,若教师在评价中未能渗透情感元素,学生也会认识教师的教评过于敷衍,不会在意教师的评价内容;其次,评价语言具有针对性,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语文基础和理解能力,这便要求教师在推进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差异性原则。通常情况下,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学生理解能力、语文基础差异明显,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评价。例如,教师在评价优等生的过程中,要结合优等生的成长现状给予鼓励,尽可能引导优等生能够更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于中等生则要给予中肯的评价,找出其现存问题,并引导其进行修正。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要给予正面的鼓励,评价中多多给出提升自身的建议。
2.3全面评价,有机互动
在初中阶段,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呵护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并通过有效方式引导他们积极表现自我。从评价的角度来说,如果只是由教师一个人去评价学生,教师能够兼顾的面非常窄,所评价的学生数量也比较少,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如果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互动参与性,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鼓励,就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更加融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专注度。因此,围绕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要注重点拨和指引,让学生们积极开展交流互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知识,而且他们可以互相借鉴,学习效率能够明显提高。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不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还能够迸发出创新智慧,使语文课堂更具温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指导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交流,相互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语文教学评价更加丰富和生动。除了进行口头性的语言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尝试个性化评价方式,让他们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手段具有多样化特点,但任何教学方式均具有一定的教学盲区,即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未理解透彻的内容。为此,加强课堂评价对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一定要及时转变教学思路,除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强化课堂评价工作,通过利用灵活的教学评价手段来推进课堂评价,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程江平.试论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10-113,120
[3]陈培军.评价是初中语文课堂推进的动力源[J].华夏教师,2018(3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