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中秋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第四小学 贵州 黔南 558100
摘要: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架、核心元素,只有以一定的词汇量、语汇量为基本载体,对应的阅读、理解、认知活动方可有效开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方可实现深度塑造。但是,对于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由于其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匮乏、词汇积累不足,以致其阅读能力面临巨大考验、诸多挑战。研究小学低年级儿童词汇对其阅读能力的影响,可以为低年级阅读活动有效开展、深度推进提供科学指引,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规划、安排上根据低年级儿童认知规律与身心特性构建知识框架、开展词汇教学、促进学生阅读发展,使小学低年级儿童词汇教学向着有效性、科学化、多样性路径发展。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全面促进学生认知迁移,切实提升阅读教学效能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儿童;词汇;阅读能力;影响
经过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儿童词汇的深度与广度,对其阅读的流畅性、理解的针对性、认知的迁移度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词汇积累量、使用度可以直接制约儿童阅读的流畅性,但对于理解的针对性则有着差异性影响,对于认知的迁移读却有着多元性影响。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能力培养时,应该高度关注孩子们的词汇积累、掌握、应用情况,将词汇作用发挥置于关键地位,结合儿童的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设计词汇教学活动,并引导其科学应用所学词汇开展阅读,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同时,竭力凸显词汇的积极作用,科学探寻词汇与阅读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帮助小学低年级儿童结合自身认知现状参与阅读活动,提升阅读能力。
一、小学低年级儿童词汇对其阅读能力的影响情况分析
词汇对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阅读流畅度、针对性、迁移度等方面,且由于不同儿童词汇量不同,其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塑造也呈现出较大差异。而只有认识了词汇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教师在低年级儿童词汇教学指导中方可因材施教、精准施策、更具实效。
1.词汇对阅读流畅度的影响
通过对比发现,词汇量比较充足的儿童,其阅读流畅性更强,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顺畅。但是,词汇量不足的儿童,在阅读中则比较吃力,尤其在阅读中经常会出现断断续续、无故停顿,以致一篇本来情感充沛、内涵丰富的文本被肢解的支离破碎。这也充分说明了要提升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流畅度,就必须切实增大其词汇量,并在阅读中有意对词汇教学予以强化,以帮助学生更好积累词汇,更好学习词汇。
2.词汇对阅读针对性的影响
低年级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与塑造,与其词汇积累情况有着直接关系。而且,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情况,也直接决定着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因为,阅读文本中所涉及的诸多思想、情感、内容等,都必须以对于词汇的理解为基础,只有理解了蕴含于文本之中不同词汇的内涵,其对于文本的把握与理解将会更加深入、到位,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会成为必然。
3.词汇对认知迁移度的影响
对于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其认知迁移度的发展,更离不开一定词汇量的辅助,如果离开了词汇谈认知,无疑于无本之木、无水之鱼、空中楼阁。由此可见,词汇对低年级儿童认知迁移度的提升与增强,也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而且,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其认知也会发生重要迁移,阅读能力更会获得全面增强。
二、借助词汇教学提升低年级儿童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教师在开展小学低年级儿童词汇教学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将教学中涉及的词汇讲清、讲透、讲深,促使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特性的视域内学习词汇、理解词汇,提升词汇量,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挖掘词汇,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提升
现行小学低年级课本中涉及的很多课文,都蕴含着很多基础性、典型性词汇。而实现对于这些词汇的理解与掌握,对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课文教学时,应该深度挖掘与学生认知需要相契合的针对性词汇,组织学生在探究、分析、判别中理解词汇内涵,在把握重点词汇的基础上提升其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情感、主题的理解。例如,在《小小的船》教学中,结合课文,教师即时引入问题:“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使用“小小”来形容“船”,而“船”又是怎样的造型?作者用“小小的船”来比喻什么?结合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一些基本词汇的内涵,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结合方法指导,整合词汇,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塑造
教师可以借助自学、预习、查字典等等方式,交给低年级儿童最基本的词汇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对生活中所接触的词汇予以整合、记录,以促使学生词汇量的增加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开展《小熊住山洞》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暗战自己的理解,自行画出课文中有关春夏秋冬四季森林变化的代表性词汇,进而在借助词汇作用的发挥,实现对于森林之美的深度理解与充分感知,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拓宽教学路径,感知词汇,推动学生理解能力塑造
由于低年级儿童普遍好奇心较强、求知欲迫切,而仅仅依靠单一性灌输与讲授,则势必会冲淡学生词汇学习的热情,对于其阅读能力培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元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在听故事、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等活动中接触新词汇,强化其对于词汇内涵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前,融入三分钟故事展示活动,由低年级儿童分别就自己上课前所准备的故事予以分享,这一辅助性活动的设计,既增强了学生对词汇的积累与理解,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其综合素养的塑造也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总之,词汇对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素养的塑造、阅读潜能的激活都有着积极且重要的影响,而且词汇的积累量、使用度,也直接决定着其阅读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教师在研究词汇对低年级儿童阅读能力影响作用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选用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指导方式,对词汇的作用与价值切实凸显、充分发挥,让每一个低年级儿童在符合自身认知特性的视域内积累词汇、学习词汇、理解词汇、应用词汇,并将所掌握的词汇有效应用至阅读实践,为确保自身阅读能力提升,促进阅读综合素养塑造而给予保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红君,赵英,伍新春,孙鹏,谢瑞波,冯杰.小学儿童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关系:交叉滞后研究[J].心理学报,2019,51(08):924-934.
[2]方铖豪,程亚华,伍新春.小学低年级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5(01):57-67.
[3]程亚华,伍新春,刘红云,李虹.小学低年级儿童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2018,50(02):206-215.
[4]回懿,周雪莲,李宜逊,德秀齐,李虹,刘翔平.小学低年级汉语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轨迹:认知能力的预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01):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