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悬臂式挡土墙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0年19期   作者:董现振
[导读] 悬臂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式直墙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
        董现振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正在建设的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二期
(中央广场标段)为例,对悬臂式挡土墙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悬臂式挡土墙  施工技术  探析
一、序言
        悬臂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式直墙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要求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本文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并以目前正在建设的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二期(中央广场标段)为例,对悬臂式挡土墙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二、悬臂式挡土墙施工特点
1、采用钢筋砼材料,有立壁、墙趾板、墙踵板三部分组成。
2、墙高时,立壁下部弯矩大,配筋多,不经济。
三、悬臂式挡土墙施工技术
     挡土墙位置应视现场基坑土质并会同地勘、设计决定是否采取地基处理,本工程地基为膨胀土,需要进行换填处理并采用土击夯实试验进行压实度检测,确保压实系数不小于设计或规范要求。
        3.1地基处理方法
        3.1.1基底清理
        (1)施工时基坑(槽)内不得有积水,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2)施工前应验槽,先将浮土清除,严禁有积水和泥浆,基坑(槽)的边坡必须稳定,防止塌方。
        (3)在将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软弱土层挖除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可保留约2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回填材料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3.1.2检验换填料、压实
        (1)土料选用抗剪强度高、透水性好的砂石料换填。
        (2)其中人工级配的砂、石材料,按级配拌和均匀,应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宜超过10%,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3)换填料每层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视换填料、压实机具性能及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有关,应进行现场碾(夯)压实验确定。
        (4)用压路机进行大面积换填碾压时,应从两侧逐渐压向中间,每次碾压轮迹应有15~20cm的重叠,避免漏压,轮子的下沉量一般压至不超过10~20mm为宜。碾压不到之处,应用人力夯或小型夯实机械配合夯实。
        (5)局部角落处,人工夯实换填时,夯前应初步平整,夯实时要按照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中间,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分层夯打。
        (6)施工技术组自检合格后,与现场管理组一起进行地基验收,地基验收采用土击夯实检测地基的压实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4。
        3.2垫层浇筑
        (1)测量放线,定位挡土墙底尺寸。
        (2)垫层砼采用集中搅拌或商品砼,浇筑厚度100mmC15垫层砼,震捣密实,平整,表面要平顺、光滑、控制寻标高。
        3.3钢筋工程控制措施
        (1)进场钢筋必须有标牌(注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钢号、炉批号、钢筋级别、直径等),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进行见证抽样复试。
        (2)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下料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
        (3)钢筋接头在受拉区、同一截面上不得超过25﹪,同一根钢筋在同一截面上不得有两个以上接头。
        (4)同品牌钢筋不能以细代粗,可以以粗代细,并须征得设计方同意。
        (5)钢筋焊接接头,必须先对焊接试件作拉伸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准进行批量焊接。
        (6)钢筋骨架与模板间垫脚石块要呈梅花形布置。材料采用同保护层等厚的片石或混凝土垫块。
        (7)绑扎完的钢筋骨架要平顺,位置要正确。
        (8)钢筋骨架安置后,不得在其上行走,堆放料具。
        

        3.3脚手架工程
        3.3.1施工方法
        (1)搭设脚手架采用钢管,用十字扣联接。


        (2)脚手架立柱要保持垂直,不应倾斜,置于坚实地基上垂直误差不大于1﹪。
        (3)纵向的水平钢管的垂直间距不大于1.8m,承重的做纵向水平杆。必须支承于横杆上,禁用不合格材料。并按要求设置扫地杆、剪力撑、抛撑。
        (4)外排架必须保持高出工作面1.2m。
        (5)脚手架搭设不应留有空隙和探头板,铺板应用铁丝绑扎牢固,坡度不得大于1:2。
        3.4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1)模板以清水模板为主,局部用30mm厚木模板镶拼,此挡土墙正面为清水墙,拼缝应严密不漏浆。
        (2)挡土墙泄水孔位置安装应准确无误,上、下、左、右每隔 2~3m交错设置泄水孔,最下排泄水孔的底部应高出较低侧地面200mm。孔眼进口处设置反滤堆。 在最低泄水孔下部填筑不小于0.5m厚粘土隔水层使积水不渗入基底。
        (3)挡墙伸缩缝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宜小于200mm。
        (4)模板间隙用密封条封闭。
        (5)离地面第一道按300mm设置,中间按450mm设置,最上部一道可按500mm设置。对拉螺杆采用φ14,其中对拉螺杆用UPVC套管安装在拆模后拔出重复利用。
        (6)墙体模在一定位置预留洞口,并确保位置正确无误。
        (7)拆除模板从上至下,不得上、下同时作业。
        3.5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采用C35混凝土。
        (2)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跳仓浇筑,分段按挡墙伸缩缝分段,分仓按段每1.5米高为一仓,仓面浇筑分层连续浇筑,一次成型,每层厚度30~50cm。分层间隔浇筑时间不得超过试验所确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以防出现施工冷缝。。
        (3)混凝土浇筑分两次浇筑,趾板、踵板砼浇注一次、墙体砼浇筑一次。
        (4)混凝土浇注要连续,停歇时间超过1.5小时要做施工缝处理,墙体不得留有施工缝。
        (5)振捣时,必须保证混凝土震捣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6)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模板有无变形、离缝现象,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即停止浇注,加固模板。
        3.6回填工程
        (1)挡土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分层夯实回填。
        (2)挡土墙墙背碎石滤水层宽度不小于50cm,滤水层外应选用非膨胀土回填,不得选用膨胀土或耕种土做填料。挡土墙最低排泄水孔的下部设隔水层(夯填黏土)。并分层压实。
        (3)挡土墙墙顶和墙脚地面应设封闭面层,宽度不小于2.0m ,当需要种植草皮时,可在草皮下30cm处错埋入式散水。
        (4)挡土墙每隔10m和转角部位设变形缝宽度为30m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宜小于200mm,以防粉土流失。
八、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安装要控制边线偏位,模板边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再支模;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
        (2)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麻面、水波纹等缺陷,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按技术交底中的顺序进行,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300mm,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
        (3)混凝土烂根主要是由于墙模板下部漏浆造成。可采用细石找平墙脚模板处间隙,解决柱脚烂根问题。混凝土下料高度大于2米时采用长泵管进行墙体混凝土下料或采用串筒下料。
        (4)混凝土浇灌前必须做好停水、停电的应急措施,尽量避免由施工原因造成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施工缝,当不可避免施工缝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当施工缝处于水平状时,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应首先浇筑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以提高接缝处混凝土的密实性。
        (5)加强砼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
六、结束语
        悬臂式挡土墙工程的施工技术具有技术难度大、类型多和技术体系复杂等特点,施工技术的良好实施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的顺利达成,更能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进而推动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本文就悬臂式挡土墙中相应关键性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悬臂式挡土墙工程的实际施工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并以此推动工程质量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