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0年20期   作者:陶秀刚
[导读] 目前,以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结构形式是建筑工程中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

        陶秀刚
        61252719871113****

        摘要:目前,以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结构形式是建筑工程中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而作为承重结构的剪力墙、框架柱、梁、板均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完成。因此,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如果因设计不当或未按要求进行操作而产生质量问题,将大大降低结构的合理使用年限,甚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几种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工程实体质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设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其中,钢筋混凝土因为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塑性、结构整体性以及刚度较大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例如:蜂窝、麻面、孔洞、钢筋位移、露筋、胀模、夹渣等。基于此,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进行分析,做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
1.1麻面
        麻面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对产生麻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1)模板未涂刷隔离剂,表面未清理干净,粘有杂物;(2)在混凝土浇筑前未对模板浇水湿润,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收,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而产生麻面;(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间距过大或漏振,混凝土中的气泡未完全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对于混凝土构件产生麻面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拆模后,及时清理模板表面的杂物,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沾污钢筋;(2)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振捣,并注意根据振动棒的有效作用范围合理控制振捣间距,直至表面呈现浮浆,不再沉陷和产生气泡为止。
        
        1.2蜂窝
        蜂窝的主要特征为: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混凝土构件产生蜂窝,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的计量工具不准确,造成石子多、砂浆少;(2)模板拼缝不严密,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浇筑混凝土而产生蜂窝。针对蜂窝产生的原因,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混凝土生产企业作为供应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2)隐蔽工程验收时,应对模板拼缝进行检查,并对模板拼缝不严密的部位及时处理;(3)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在浇筑过程中做好旁站工作,检查混凝土浇筑情况,避免漏振。
        1.3孔洞
        孔洞的主要特征为: 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对混凝土构件产生孔洞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1)在梁柱交接处或其他钢筋比较密集的部位,以及预留孔洞处,因混凝土浇筑不畅通而产生孔洞;(2)未按要求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3)混凝土的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流动性差。针对混凝土构件出现孔洞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对于钢筋比较密集的部位,应提出优化方案,保证钢筋之间的净距满足要求;(2)混凝土浇筑前,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在施工现场随时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1.4钢筋位移、露筋
        钢筋位移、露筋是混凝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中,钢筋位移大多是由于钢筋绑扎不牢靠、定位筋缺失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意扰动钢筋所造成的。露筋主要是由于保护层厚度设置不当、垫块间距过大而导致的。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并要特别注意检查定位筋是否按要求设置、钢筋是否漏绑、垫块是否缺失、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偏差是否在设计图纸允许范围内。另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尽量避免钢筋位移、露筋。


2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较多,也较为普遍,为了保证结构安全,建设工程的各个参建单位应根据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别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图纸的深化设计
        针对混凝土构件产生蜂窝、孔洞的质量问题,设计单位应合理考虑钢筋排布。尤其是梁柱节点核心区,梁柱钢筋在此区域内比较密集,如果现场作业人员未合理考虑钢筋间的净距要求,而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粒径又过大时,则很容易导致孔洞。所以,设计单位应注意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地布置钢筋,并对钢筋排布进行优化,尽量避免混凝土构件出现孔洞。
        2.2加强原材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砂、石、水泥等生产企业的管控越来越严格,造成混凝土价格逐渐上涨,部分企业为了保证利润的扩大化,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也有所降低。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降低钢筋混凝土工程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风险,施工单位应对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考察,选择具有相应资质、信誉良好、检验检测体系完善的企业作为供应商。其次,施工单位应不定时地对混凝土生产企业采购的砂、石、水泥等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最后,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要求确定不同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现场计量工具应经检验合格,按照配合比的要求投料、搅拌,并留置试块。
        2.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前,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应对作业班组和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浇筑顺序、振捣间距等内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管理人员进行旁站,对进场的混凝土进行检查,发现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与混凝土生产企业联系,严禁作业人员私自加水。另外,旁站过程中,要注意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振捣,如果存在漏振的情况,应要求作业人员重新进行振捣。
        2.4混凝土浇筑后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后,应安排专人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增长。模板拆除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不因拆模而损坏墙柱的表面或棱角时,方可拆除墙柱的侧模;(2)梁板的底模应在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除板。拆模后,如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相关单位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处理。当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时,应通知设计单位出具具体的处理方案,施工单位应按照方案进行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工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系统的工程,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建设工程的各个参建单位应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过程控制,减少质量问题的产生,才能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正涛.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建设科技,2017(12):109-110.
[2]蔡记娥.浅析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34):45-46.
[3]刘德兵.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的防治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2016,41(02):59-60+62.
[4]林贻贤.浅谈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J].福建建材,2016(08):24-26.
[5]张瑞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10):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