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32期   作者:钟文媚 师庭斌 倪丽荣 张一雷
[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双创”大时代背景之下,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钟文媚  师庭斌  倪丽荣  张一雷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6503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双创”大时代背景之下,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所在高校的教研情况,从课程认知、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考核方式、教学师资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教学与实践的探索和改革,为高职高专院校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保障就业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在“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时代号角之下,我国经济发展踏上了十四五规划新征程,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从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显得至关重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终身发展,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发展与改革的内在需求,更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求。
        一、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思想意识。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宏观部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将重新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和发展机遇,创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潜能,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能,从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总体效果来看,仍存在着明显差距和不足,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分层次、差异化创新创业教育,况且,新时代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这对于开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适宜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二、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遭遇瓶颈
        (一)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对课程重视程度偏低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已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了人才培养体系中,在校内纷纷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由于学校未能根据自身和学生实际情况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未能明确创新创业教学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开设课程而进行教学,因此,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要性以及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关注点则更多是倾向于专业课。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创新创业方面的诉求及意向,而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毕业以后的出路是找工作而非创业,因此在课堂上的专注力较低,重视程度也不高。
        (二)师资结构单一,专业程度不够
        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较少,师资力量缺乏是导致课程未能开设成功的原因之一,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师资结构单一,专业程度不够,创业师资主要以校内兼课教师的形式构成,校外资深创业导师资源少,教师多元化程度不够,加上在“双创”教育实施之前,很多教师并未真正接触过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人数少,加上教师的专业性不强,自身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不够系统,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少,缺乏相应的创业实战经验,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推进缓慢。
        (三)过多注重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要达到良好的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保证学生具有参与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从而提升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校内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氛围不浓烈,课程学习则多偏向于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及创新创业实践动力,再加上由于人员、资金、场地的限制,学校在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上未能建设足够的实践基地和孵化平台,也因人员缺乏等问题导致学校在组织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课程教学形式单一
        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授课过程只注重教师单方面知识灌输,理论知识过多、课堂互动较少,学生课堂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氛围也不够浓厚。课堂吸引力较低,没能给到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老师讲、学生听” 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授课教学方式无法达到创新创业课程预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系统性不强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学科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还未形成体系。相关教材的可选性不如专业课范围广,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案、相关练习等也不够完备,大部分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教材过于陈旧,未能跟随时代步伐进行更新换代;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平台还不够成熟,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较为有限。
        (六)考核方式不科学
        创新创业课程中并没有将学分认证与学籍管理落到实处,除了设置课程学分以外,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明确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课程考核方式缺乏创新,部分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仍是传统的笔试答题,然而,对于创新创业课程来说,显然学生只凭借记忆力获取高分并不能代表其创新能力就很强。所以,当前课程考核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并无帮助。


        三、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课程重视程度
        根据教育部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标准,修订适合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目地。例如,可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认证与学籍管理中,这样不但契合了教育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也可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二)建立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引导并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关键所在。首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师资结构多元化发展,稳定师资结构,加强教师专业性培养,对现有创新创业教学师资进行系统性、专业化培训,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实战经验,多渠道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其次,建立创业导师库,引进校外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导师充实到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中,形成稳定关系,进入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三)创建实践课堂,搭建实战演练平台,组织实践活动
        1.搭建创新创业实战演练平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此课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与操作能力,是一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各大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更应搭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既要做好校内模拟实践基地建设,又要积极开展校企、校政合作模式,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校内课堂教学形成相互补充。如: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优质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实践机会;此外,高校可通过建立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形式,做好创业项目场地、资金、人员、资源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升创业项目孵化的成功率。如:可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联谊活动、商务洽谈、项目路演、成果交易等公共设施服务;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系统化创业培训,培训结束后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及创业团队可以入驻创业平台,进行项目的孵化。
        2.多元化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各大高职院校可以统筹运用多种有利资源,对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行针对性指导,以竞赛活动为抓手,提升项目孵化水平,各大高校应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的开展,努力建设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体系,结合学生综合素能评定的要求,对于比赛获奖项目以学校名义推动项目孵化成型。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创业项目,设计科学、合理的培训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创业指导和创业技能培训覆盖面,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不断提高创业培训实效,每年定期开展创业指导讲座、创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类实践活动,积极举办创业政策宣讲、创业导师校园行和创业学生校园宣讲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沙龙活动。
        (四)创新课程教学方式
        学校应结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及社会实践的需求,把社会当作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去学习,注重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改变理论教学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不应局限于课堂理论知识传授,更应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使理论化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加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讲授方式,可以综合使用小组讨论、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问题导向等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也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域资源优势,邀请成功创业者,以竞赛指导,讲座培训,沙龙活动等形式定期在校园内开展创业活动,让学生了解创业知识,从而增强创业意识及信心。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建和共享
        首先,建立创新创业内部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开发校内教师潜能,鼓励推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库储备,选取与课程教学目标高度匹配的教学内容,每学期进行更新、完善;其次,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学生实际需求,鼓励和支持校内老师以实践和行动为导向,研发校本教材、以满足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学需要;最后,聘请创新创业专家,企业家进课堂,推动高水平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建立。
        (六)科学建立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结合学分制建设,引入创新创业学分认证与学籍管理机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除了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合理的学分外,也可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竞赛、自主创业等项目根据难易程度折算或抵扣为学分;创新创业课程除了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重点还考查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可结合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方式,以班级小组的形式参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比赛标准,进行项目路演,教师针对学生提交材料和路演情况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参考文献:
        [1]韩静.“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8.
        [2]赵传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
        [3]李漫姬.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
        [4]郑岩,张芝源,吴肖肖.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
        [5]刘剑.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 T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8.
        [6]黄薷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