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章锋 陆广志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果乐乡中心小学 533817
摘要: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逐渐涌入城市打工和深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农村儿童的教育生活问题变成了一大盲区。和留守老人们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农村学生更加需要接受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品德教育。对于身心处在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将选择其中的一方面,围绕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会感谢同学帮助展开讨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一、引言
在中华大地之上,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生生不息的在这片浩瀚无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古人教导的许多道理自古至今都是真理。中国有句古话讲到“知足常乐”。其实,物质上的满足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只有精神上知恩,感恩,谢恩才能够获得永久的知足。在城市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农村小学生们的道德教育问题值得重视。和爷爷奶奶们一起生活的学生会产生相应的代沟。因此,学校和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感恩的重要性
在现今这个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逐渐提升的生活水平让我们形成了只懂得付出,却不重视感谢的习惯。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这是古人们一直以来传承下来的优良品德。作为子女的应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子弟的应当感谢老师们辛勤教学之恩;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的应当感谢前人的辛苦奋斗,浴血奋战才迎来当今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感恩作为一种美德从古至今一直在被人们弘扬和传承。然而,当前发达的生活水平以及道德素质教育的缺失让人们的种种行为越来越背离这一优良品德。
感恩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来源于日常生活,传承在人与人之间。加强感恩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加强感恩教育对于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优秀品德的发扬有利于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使我国在国际社会环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形象,使我国在千年的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其滋润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心,是中华儿女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主体,每一个方面都应当重视感恩教育的建设。
本文基于上述的前提与背景,将围绕农村小学生的感恩问题展开讨论。众所周知,传统文化的教育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人才成就未来,教育成就梦想。受教育者应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实现和谐发展。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极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魄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但在小学阶段,有不少学生缺失这种品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导致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1]。尤其在教育没有那么发达的农村地区,这种品德教育对于家长,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者来说便更加重要。
三、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在小学,培养学生们学会感谢同学的帮助也属于感恩这一美德的一部分。学校不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圣地,同时也是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地方。它使学生朝着全面健全的方向发展。对于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们,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就更为重要了。在经济相对不是很发达的农村,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德育工作。作为学生的第二任父母,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多多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育其优良的品格。每个年级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感恩教育,系统的,全面的向小学生讲述感恩方面的概念,帮助其树立感恩意识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意识。
为了发挥学校在这方面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各个农村的小学应当切换立场,不断加强执教教师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定期开展教师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大会,使为人模范的老师们树立感恩意识,并循序渐进的向学生们在学科教育的同时灌输这一概念。教师应当发挥积极地表率作用,对于思想道德素质低的老师,年级可以实施相应的考核制度,督促每一位教师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其次,要加强学生们的感恩教育,让其懂得在他人帮助自己的同时感谢他人,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针对这一措施,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班会加强学生们感恩的意识,亦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们播放一些宣传感恩的宣传片或者电影。每周可以相应的评选出班级的道德模范,让懂得感恩的氛围在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渲染开来。其次,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性教育,学校和教师要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即实践的落实。建立融洽的班级气氛,让感恩之行首先体现在师生之间相互感恩的时实践之中。再而培育学生,让学生之间学会感谢他人的帮助,学会对他人的热情相助说一声“谢谢你!”最后,学校相关方应当重视,这种感恩教育要贴近生活。比如,对于学生之间的小小帮助,除了言语上的一声谢谢,还可以鼓励学生们给予对方生活上的帮助,送一份小小的礼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能让学生感到感恩是刻板的教育,是学校要求学生的一项任务而使自己望尘莫及。
四、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虽说学校教育十分重要,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人格和品格健全发展方面,家长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不会陪伴在自己身边。每日的沟通交流都很困难,更不必说父母和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心了。因此,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更应该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和子女打打电话,多多关心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放假时多回到老家陪伴老人和子女。要清楚的认识到感恩教育始于父母,要拥有感恩的意识,首先要学会感恩父母。要做到感谢同学的帮助首先要学会感恩身边最亲近的人。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在外务工的父母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也会成为子女学习的榜样。
作为父母的首先应当做到百善孝为先,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从小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达到生根发芽的效果,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同学都会做到感恩对方的帮助,心里常怀感恩之心。其次,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晚辈与长辈之间,亲朋好友之间还是邻里街坊之间都应当有感恩的意识,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其子女也会受这种环境感染。小至家庭,再到校园的师生之间,大到社会成员之间都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最后,便要发挥家长的教导作用。作为家长,如果没有外出务工则应该从小教会孩子在学校对于同学老师之间的帮助应当说声“谢谢”,时不时的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对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则应当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科技成果--手机或者电脑,利用远程视频语音也可以加强和子女的沟通交流,要让自己的子女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教育教导不会因为距离的拉大而产生负面的作用;相反,家长应当巧妙地化解这一距离困难,找到类似于如上所述的方式克服出现的问题,让自己的孩子在这种相互尊重,相互感谢的家庭氛围中学会培养感恩意识。
总结:陶知行先生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针对感恩的重要性,感恩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感谢同学帮助的建议,笔者给出如上的讨论和建议。笔者认为,在当今的背景之下,只有通过统筹家庭和学校双方,做到课堂上和家庭中相结合,同时学生自身要有这个意识才能实现在家庭当中,在班级当中,在社会当中知恩,感恩,谢恩。
参考文献:
[1]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J]. 臧润栋. 班任园地.2018(06)
[2]汉语感谢行为话语模式生成机制研究[A]. 李军. 语言文字应用. 2019(04)
[3]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J]. 郭剑波. 教育视学. 2020(06)
[4]汉语的道谢用语[J]. 陈建民. 语文建设. 1991(12)
本论文出自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 》课题,(批准文号 :桂教科学 【2019】4号),立项编号 :2019C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