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革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546199
摘要:我国高校大学生始终肩负着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创造者的重要使命,尤其在国家实行“三全育人”教育方针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德育”、“智育”、“美育”协同发展,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充分发挥思政老师教书育人的指导性作用。从这一层面来讲,“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始终将培育“有理想”、“有目标”、“有责任”的时代青年作为根本目标,但是当前部分地方高校仍然存在课程思政机制建设并不完善的情况。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研究分析,并给出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字:课程思政;机制建设;解决措施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课程思政”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就引发多方关注。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仅是增设一门“选修课程”,也不是增加一项校园活动,而是各个高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基础上创新出来的课程观,是在思政理论的基础上将德育知识内化成“德行”的重要体现。从这一层面来讲,在课程思政教育机制中,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概述
(一)高校“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
早在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这一重要指导目标,坚持把立德树人贯彻落实到各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将“三全育人”落实到思政教育全过程,而高校“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就是在以此次会议为基础,之后衍生发展出来的。在2017年,国家教育部在思政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鼓励并倡导高校老师在日常授课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在2018年习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上强调,要将高校思政教育融汇贯通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评判标准,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以此可见,“课程思政”符合国家教育改革理念,有利于我国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与完善,并与新时期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相契合[1]。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根据提出背景可以得知,“课程思政”的提出时间和发展时间并不长,教育界一直在讨论“课程思政”的具体概念,但是一直没有形成定论,经过笔者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2]。首先,一些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各个科目的老师都要在日常教学中深入“德育”思想,最终实现高效专业课和思政课的有机统一,探求高校教材中的思政“隐性”元素,从而帮助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另一种观点为: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课程思政教育。广义上讲不仅要将思政课与专业课相融合,还要在此基础上融入综合素养课程;狭义上讲,要扩充“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不仅体现在理论课中,还要落实到实践课、操作课和实习环节中,要在课堂形式和课堂内容上丰富“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而笔者认为:“课程思政”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课程”,一方面试“思政”,“课程”既是基础课程,也包括专业课程,还涵盖通识课程;而“思政”就是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
(三)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特征
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中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具有“时代性”。无论是全国思政会议,还是改革之后的教育纲要,亦或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都与高校“课程思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课程思政”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在新时期就被赋予新的内涵,这样的教育理念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演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其次,“课程思政”具有全面性。“课程思政”是在“三全育人”的基础上延伸而来,因此具备三全育人的特点,“课程思政”是需要整个高校老师全程参与的,从学生入学,一直到实习、毕业都要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最后,“课程思政”还具有自主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思政”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但是每个地区、每所高校的具体教学情况都不一样。因此,高校有权利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教育特色,重新规划发展目标,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思政”机制。
二、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
为了研究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笔者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的方式,通过线上发放问卷调查和走访形式,对“双一流大学”、“985院校”、“211院校”、“重点高校”、“普通高校”、“专职院校”共6所学校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情况,现将我国部分地方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陈列如下:
(一)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较为成功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成效[3]。比如所有老师都认为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授课中是必要的,有80.2%的老师认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融合发展会给学生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85.6%的老师认为深度挖掘思政教育素材有利于“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同时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部分高校老师可以严格落实国家教育改革要求,将民族复兴、就业形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指导思想融入到日常授课中,也可以实现多个科目的有效融合,这些现象在“双一流大学”,“211院校”,“985院校”中发生率较高。除了对老师的问卷,还有对学生的调查,比如部分学生知道“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知道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可以说出提出背景。种种现象表明,部分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较为成功。
(二)部分高校管理层对“课程思政”建设不够重视
“课程思政”建设虽然在部分院校较为成功,但是很多“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和“专职院校”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高校管理层面,很多院领导、宣传部门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不高,甚至一些老师对“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抵触心理,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还有些宣传人员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刻,对“课程思政”还停留在“讲一讲”、“读一读”阶段,近几年来都没有关注教育改革方针政策,不能明晰“德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关系,只关注就业率、毕业率和人才培养计划,对高校办学缺少整体性规划。其次,在教师层面,很多高校老师对课程改革的内容、要点、方向、目的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很多老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老师的“专属工作”,自己是专业课教师,只需要做好“分内事”就可以,非思政老师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中,只会增加备课负担[4]。
(三)部分高校老师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很多高校老师的思政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尤其是一些非思政老师,不知道应该如何将思政教学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不懂得如何在生活中、专业教材中、时政热点中挖掘教学材料,只知道在讲台上单方面地授予,难以与大学生实现有效互动,再加之,高校学生个性明显,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三观,老师要想改变其价值观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能掌握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思政教育就更加困难。还有一些老师在授课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重形式,忽视学生思想的提升,因此教学效果较差,高校很难形成特色办学优势。最后,部分高校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难以确定“课程思政”的教学结果是否有效。
三、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思政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确定高校“课程思政”基本原则
要想建设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思政机制,首先要明确教育原则,只有确立“课程思政”的“源头”,才能为课程思政机制提供依据和方向[5]。首先应该遵循“德育原则”。德育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也是课程思政机制的“灵魂”,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将德育作为教学原则,所有的课程教育都应该以德育为中心,在注重学生“智育”的同时,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其次是“学生本位”原则,学生始终应该占据课堂教育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校“课程思政”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学生进行,关注学生成长和心理变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要遵循整体设计原则。在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虽然涉及到不同的科目,不同的老师,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程都是“零散化”的,而是各个科目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学校与老师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发挥教育作用,才能避免“孤立思维”。最后还要遵循特色发展原则,地方各个高校要根据本校地域特色、办学要求,确立本校独特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重视高校优势资源的发挥与利用。
(二)强化顶层设计,高校提高重视
在确定高校“课程思政”基本原则之后,教师教育课程思政机制构建还离不开学校管理层的重视,因此,地方 高校的院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应该形成合力,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强化顶层设计[6]。首先,院党委要根据国家思政教育方向和理念,探索出一条契合国家要求,还符合本院教学发展特色的“课程思政”机制,院党委要发挥好带头作用,提高对“课程思政”机制建设的重视程度,深入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用“顶层管理者”的实际行动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其次,高校宣传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的“宣传”作用,将国家“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深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去,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高校老师的认可,让其明确本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求,加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尤其要将“课程思政”传播给学生,从宣传引导方面和文化建设方面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从而实现“德育”、“智育”、“美育”协同发展。最后,高校教务处要在日常巡查、巡视工作中,通过学生和老师队伍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问题为导向,分工明确,加强高校师生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可,从而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经验,提升思政教育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育人机制
除了强化顶层设计,地方高校还应该完善育人机制。针对当前我国部分地方高校育人机制不完善,“课程思政”理念沟通不畅等问题,要健全高校育人生态系统,促进高校思政老师与专业课老师、选修课老师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高校“课程思政”全覆盖[7]。首先,高校思政老师是“课程思政”的引领者和实践者,思政老师在日常授课中应该提高立德树人意识,在教授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与学生加强思想交流,不仅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做“德育”的践行者,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同时,对党、对国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德育过程中善于结合时政热点,通过时政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其次,老师还要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不仅将专业知识融合进去,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教育、人际交往能力与“课程思政”相联结,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在高校学生能够接受的认知范围内,在生活中挖掘思政教育资源[8]。
(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思政机制的重中之重,地方高校要想建设思政机制,就必须以基础课程为重要依托。思政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内容”始终是体系建设的重点,高校老师在思政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和修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期社会特色主义思想、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9]。老师要将这些重要的理论性书籍和指导理念灌输给学生,不仅要做到“理念进教材”,还要做到“理念进课堂”、“理念进头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革命教育等,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其次,广大高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形势,把握好人生方向和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积极鼓励学生争做时代的开拓者、承担者和奉献者,学会在社会实践中为人民服务。通过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发展。
(五)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
当前摆在我国地方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性问题就是缺少一个明确的、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很多高校缺少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机制首先要规定思政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高校老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陷入错误思潮中,无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革命历史“魔改化”[10]。其次,还要判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将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教育融入思政教学中,只有将三者有效融合,才能称之为好的思政课堂。此外,还要注重“课程思政”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充分考虑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紧随时代发展步伐,让思政课堂更加有实效性,保证教学素材能够与时俱进。最后,在评价方法上,要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主要包括高校领导、院党委、教研组和全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指导意见,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授课能力,最后综合评价结果,给予优秀思政教师奖励和表彰。
结束语:综上所述,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机制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面临部分地方院校管理层对“课程思政”建设不够重视,老师教学方法落后,各科教师之间不能形成合力等现象,应该及时作出改进措施。确定“课程思政”基本原则,强化顶层设计,提高重视,强化育人机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开创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机制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明霞, 赵义平, 张亚彬,等.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9, 6(19):11-13.
[2]唐琳. 高校教师党支部"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融合创建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 v.41(35):93-94.
[3]None. 高校教师如何发挥好育人功能,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基于课程思政改革大背景下的思考[J]. 成长, 2020(1):24-24.
[4]曹洪滔, 张倩.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青年教师统战工作路径研究[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00(001):75-80.
[5]高葆华.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中教师党员作用的研究[J]. 人文之友, 2020, 000(004):124-125.
[6]方洲, 王玉珏.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06(003):37-44.
[7]王孝如, 马幸荣. 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探析[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 037(002):1-6.
[8]李维扬. 教师视域下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探析[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018(002):57-60.
[9]赵玉婷.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路径[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17):120-120.
[10]张浩益.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窥探[J]. 福建茶叶, 2020, v.42;No.220(04):25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