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士林 杨海华 李源
广西藤县金鸡镇旺国小学 543306
摘要:讲究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礼仪既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又是人们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礼仪对自身而言,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表现。它体现的宗旨是尊重,互相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己的尊重,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地、自然地、和谐地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包含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也体现出人们的品行习惯。俗话说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对于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也应该迅速提上日程,小学6年时间对孩子的习惯和思维的影响是长远的甚至是终身的。若是从小便养成了坏习惯,对孩子的危害也是不敢想象的,所以要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就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
关键词:小学生;培养文明礼仪习惯
前言:作为明礼仪之邦,五千年的历史教育我们做人要懂礼仪知廉耻,为了继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质文化,对孩子的培养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让学校家庭社会一起,为培养懂礼貌知礼仪的小学生一起努力。
一、小学一年级新生文明礼仪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正式步入学校的第一年,也正是好玩好动的年纪,也许是因为家长过于溺爱,导致孩子行为习惯,文明礼仪非常差劲,也可能是因为没有人教导,孩子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礼仪习惯但却是不太正确的。面对种种小孩子的小毛病,学校应给予引导与教导,老师应给予足够的关怀与耐心,让孩子能在小学学习阶段树立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也算是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实践研究
(一)立足课堂广泛学习,了解文明礼仪内涵
在课堂上,老师应立足课堂,教给孩子们基本礼仪,并组织相关活动,让孩子们学习一些基本礼仪,并告知其中缘由,要让他们知道礼仪对于一个人生活的意义,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才是一个道德高尚文明的人。培养孩子们相互尊重的礼仪情感,礼尚往来就是这个道理,不仅仅是礼物的礼,更是礼仪的礼。古人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就是一种交友礼仪,告诉我们,有远方的朋友到来,应该感到高兴,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教授这些论语,讲述古人的故事,同时又告知大家相关礼仪,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了解相关礼仪习惯,一举两得。再比如,论语中“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为成人矣。”告诉我们,只要他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国家有危难而愿意付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也是让小学生们学习礼仪的好例子。
(二)配合老师营造氛围,宣传文明礼仪知识
在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礼仪文明知识比赛,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大家积累礼仪文明相关的知识,并在比赛中一较高下,选出谁是最富礼仪之人,在比赛中,大家都将日常中积累的知识,分享出来,不仅能角逐谁是第一名,还能让不知道这方面礼仪知识的同学学习到新知识,另外,也可以分组进行pk,看哪组最后留下的人最多,也能够促进班集体的凝聚力,这样一来,大家在学校的氛围都是积极的学习礼仪文明知识,比较谁的肚子里有更多东西,而不是哭着闹着他有的玩具我没有,或者追逐打闹,甚至打架,最后不仅耽误了上课,还搞的两败俱伤,等到学校宣传文明礼仪知识的氛围浓烈,不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校风气,也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更加信赖。
(三)互相约束、彼此鼓励,增强文明礼仪意识
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在组织活动进行比赛后,孩子们有胜利者也有失败者,对于胜利的同学老师要积极给予肯定,同时告诉他不能骄傲,要帮助身边的同学,一起学习更多的知识,对于失败的同学也要给予肯定,鼓励他继续加油,再接再厉,可以向身边的同学请教,在互相的鼓励下,增强文明利益意识,共同进步,也可以一起去帮助身边更多的同学,这也是礼仪的一种传承与发扬,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也要学会将它转化为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知识。
(四)走出校园、积极实践,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老师可以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在闲暇时光带孩子去做义工或者别的比较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深刻意识到她所学习的文明礼仪知识是可以充分应用在生活中的,理论在经过实践之后才能够检验它是否正确,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天马行空是见怪不怪了,他们也许会经常怀疑我学习这些有什么用?没有用处的话我为什么要学习?还不如去看动画片来的更有意思。但是如果经过实践,不仅会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说不定还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例如在学校见到老师要说老师好;早上进校门碰见保安叔叔要说叔叔好;回到家里要给家长打好招呼之后再出去玩;吃饭的时候让长辈先动碗筷;学会主动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等等等等。
结语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素养、国家的脸面、民族的外化。所以,我们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就更应该用文明的行为、举止,合理的礼仪来待人接客。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而作为祖国的花朵,八九点钟的太阳,对于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是国家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只有让他们从小接触这些,学习这些,才能养成习惯,这些是会伴随他一生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社会的责任,家长也应该无时无刻提醒孩子讲文明守礼貌,社会也应该积极发扬文明礼仪文化,让大家打心底里支持与认可,这样才能够让文明礼仪渗透进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顾卫平新时期中职德育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之初探].成功,2012,(22):37-39.
[2] 王华萍.浅议中职德育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0]. 读与写,2011,(2):38-39
[3]冯亮.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学生情感培养策略探讨[0].读与算,2012,(81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