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勇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272067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在现代社会高职院校的改革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帮助。高职院校在向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又要培养人才的工匠精神。这是因为只有工匠精神才能不断推动人才的科学探索进程,有效增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与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促进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不断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重要需求。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也在不断推进。但事实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其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培养其工匠精神,使人才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1论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1.1艺是基础
工匠精神源于聂圣哲,其精髓是勤工俭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的品牌资本。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培养的基础,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专注和奉献。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之前,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耐心,在实践中有毅力,以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
1.2创新创业是一种延续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国内外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发展过程中,各个行业也需要技术创新和品牌聚焦。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果说工艺精神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基础,那么创新创业能力就是工艺精神的发展和延续。他从另一个维度展现了工匠精神的可塑性和发展性。
2.高职院校基于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2.1 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很多在岗学生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这反映在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规划,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困惑。究其原因,与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有关。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培训过程中仍倾向于传统教学。而且,他们在校期间没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就业市场分析和创业指导,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2.2缺乏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
据调查,不少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但事实上,在工匠精神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当代大学生缺乏自制力,不仅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也没有很好的规划。因此,他们虽然知道工匠精神的内涵,但在实践中却很懒惰,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2.3创新创业保障有待充实
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但实际上,这种创新创业活动不仅需要高职院校的支持,但也需要社会企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但是,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总体情况来看,不仅创新创业资金不足,而且管理经验和设备配备不足,这意味着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物质保障亟待完善和丰富。
3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方法与策略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用工匠精神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为高职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增强高职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3.1工匠精神与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统筹布局,建立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务处和学生处要相互配合,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例如,从学生的角度,教学改革与创新,创业课程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引进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思想支持。此外,还要组织工匠精神和活动周,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教学管理部门要成立督查组,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管理活动进行督查,使学生把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联系起来。要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基础作用和创新创业的延伸作用。
3.2 积极做好课程搭建工作
高职院校除了宣传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外,还应针对具体课程进行详细研究。比如,创新创业课程不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而应该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教育。例如,在创新创业的初级课程中,它主要有助于学生理解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理论内涵以及技艺精神的内涵和基础。从而促使学生对专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了解,最终的创新创业课程应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如网络模拟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等课程的研发,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意识。在先进创新创业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分享创业经验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共享。这是因为创新创业离不开团结协作,高职生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初中和高中三个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从不同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整个过程中,以工匠精神为基础,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可以为学生毕业后开展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支持。
3.3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组织支持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理论与实践支持。因此,应从国家层面,从政策的角度对高职院校的能力培养进行规范和引导。比如,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的评价,往往是从其师资、教学效果、学生就业率等因素来进行的。如果能增加具体的创新创业培训成果,可以激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培训。此外,社会团体还应积极支持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是因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将成为企业的一部分,他们的创新创业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义务促进我国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而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积极发掘高职院校优秀学生,也有利于企业的后期发展。因此,社会企业应积极参与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不断为提高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能力作出贡献。
结束语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加剧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市场竞争。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不断转型,科技型国家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当代高职毕业生不能缺少手工艺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要增强学生的相关意识,更需要通过实践理论工作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徐振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8,(20),196.
[2]黄永丰 对高校基础教育集团化合作办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