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的课堂构思及教学实践——以“整式的加减”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宋高阳
[导读] 本节课是新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的第四节,共需两课时
        宋高阳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外国语学校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新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的第四节,共需两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是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等基础后,建构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从运算角度看,基于学生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比较熟练,用类比的教学方式,将数的运算引发的学生思考迁移到整式的运算中,使学生体会“数式通性”,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提升运算能力,对后续学习整式乘除、分式运算等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学生已学习有理数运算、用字母表示数、整式的有关概念等知识基础,具备理解同类项知识基础和探索合并同类项的学习经验.
        2.认知难点
        由于代数式的抽象性,因此理解“数式通性”——理解同类项概念及探索合并同类项法则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同类项概念与合并同类项法则,类比数的运算体会数式通性.
        难点:准确识别两项是否为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准确识别两项或者多项是否为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探索新知、应用新知中,使学生经历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抽象→建模→运算的过程,使学生建立符号意识,提升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知的探索、应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感受分类、归纳、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属于数学概念和数学运算的范畴,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数的运算→式的运算,本节课选择情景教学法(师生竞赛)、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新知)和运算技能训练法(巩固新知).起始采用情景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环节的启发式教学法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总结活动经验,最后的巩固新知环节采用运算技能训练法夯实运算技能,从而助力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2.学法分析
        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而不擅长于概括总结.因此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自主观察→类比→探究→验证→归纳概念和法则等过程,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互助交流→展示质疑中概括抽象概念和法则,达到对要点的掌握和学习,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师生竞赛,激发兴趣(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
        问题1:任取一个数,你能快速求出代数式的值吗?

        (设计意图:以抢答的形式开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迅速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一)探索同类项概念
        活动1: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问题2:你能举例说明有理数的运算中乘法分配律吗?若举例中的数换成字母,还成立吗?
        1.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设计意图:运用运算律,使学生通过经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过程,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合并单同类项埋下伏笔)
        2.字母表示数
        师问:如果用字母表示上面式子中的部分数字,还能够进行计算吗?
       
        同学们认真观察构成式子的项具有什么特征,请你具体归纳下.
        问题3:你认为单项式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如果要分类,该怎样分呢?
        3.同类项概念:
        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数转化成式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并尝试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点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概念剖析:
       
        活动2:学以致用,巩固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经历会识别同类项、会找同类项,让学生理解、辨析、巩固同类项概念)
        (二)探索合并同类项法则
        活动3 :数形结合,引出合并同类项概念
        问题4:有理数能进行四则运算,代数式能进行四则运算吗?该如何运算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合并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下图的大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你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方法一:
        方法二:
        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2.合并同类项概念: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3.例1.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设计意图:依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让学生探索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明确计算的道理,归纳合并同类项法则)
        4.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二.综合应用,巩固新知
        活动4 :应用法则,方法优化
        合并同类项:
        (1)(四项、两个同类项、系数是分数)
        
        (3)利用法则合并同类项(五项一组、含b非同类项)
        
        (设计意图:三道由浅入深的题目,检验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学习法则后,不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合并,而是直接利用法则,使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得到了优化,合并时注意不同类别间,用加号连接,非同类项直接写下来)
        教师板演例题中的第(1)题注意强调步骤与格式,并追问学生每一步的运算依据是什么;括号的添加主要类比数的加法法则;第(2)、(3)题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预设学生会在(2)漏掉字母前面的符号.
      
        (设计意图:通过求代数式的值,预设学生有两种方法,意在让学生体会到合并同类项的作用)
        三.小结提升,课后留白
        问题5:你能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方法和题型用框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吗?
                1.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
                2.你学到了那些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关注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对本节课所感受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积累学习概念和技能的经验)
        四.课后作业,分层检测
        1.(必做题)课本P91习题3.5第1题.
        2.(选做题)课本P92习题3.5第6题.
        (设计意图:必做题是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训练.为使优等生吃的饱吃的好,设计了选做题,学生在课后探究中,提升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五.教学反思,
        1.例2中,利用第(3)问,再到代数式求值,过渡自然,学生会对比直接代入与先合并同类项后代入的两种方法,体会到学习本节课的作用.
       
        (1)教师要示范解题过程;
        (2)例1题目的设计欠缺层次性,递进性.多项式的项数直接由二项跳到了五项,建议将多项式进行添项, 经历由二项→三项→四项的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例1与例2的关系讲得不够透彻.例1是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例2是利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其过程明显是比例1要优化,按照法则,步骤应该是:(1)系数相加;(2)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对比如下:
                             
        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利用法则合并同类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