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与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32期   作者:鲁伟锋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考的竞争压力正在逐渐变大,这也导致了如今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鲁伟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小学 311215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考的竞争压力正在逐渐变大,这也导致了如今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小学生劳技教学的现状,总结了当前小学劳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小学劳技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有效性
        
        学生正处于其生活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对生活的了解有限,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是学生对世界进行初步认知的关键课程之一,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和观察能力,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将来的学习任务,对他们个人的进步有很大好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课程,感受劳动与技术课程中的乐趣。
1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特点
        接近现实生活的劳动与技术课的特点是可以鼓励学生的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可以鼓励他们更好的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1.1科学实用
        学生还很年轻,他们的脑海中没有科学观念。他们常常开始认同自己,并在生活中提出许多不合理的问题,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从前的习惯与经验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职业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涉及很多科学知识。例如,当他们学习到的“烹饪”部分知识时,许多学生对烹饪一无所知,认为油在燃烧的情况下用水就可以扑灭,这无疑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劳动与技术学科的教学来丰富学生的个人知识。当然,劳动与技术课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1.2 与时俱进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在劳动与技术学科之中,非常多的学习资料在逐渐进行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劳动与技术方面通常会反映在学生日常劳动的性质和内容之中。随着诸如手机和计算机之类的现代电子设备的普及,学生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玩游戏上,并且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学习。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其他现代化电子产品的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学习思路,使教学更加有趣,并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1.3 更贴近生活
        劳动与技术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许多学生通过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学习继续积累生活技能,并逐渐成为父母和老师的小帮手。
        2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现状
        2.1对劳技课程的认知存在偏差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劳技课程是作为独立课程提供的,但是,通过深化新课程的变化,实践技能将作为综合课程的一部分进行教授。其重要性也被忽视,最终导致劳技课程时间的逐渐减少。
        2.2劳技课程教学存在随意性
        近年来,尽管劳技课程的学时比例有所下降,但该学科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因为课时不足而带来的劳技课程知识在教学上部分遗漏,这对劳技课程发挥其作用十分不利。
        2.3 教学环境差异大
        在小学阶段,大多教师怀着传统教学观念以教会学生基本的逻辑表面为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由于新课改下,传统教学观念和新的教学思想发生一定的冲突。很多老师以劳动与技术能力教学作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教育手段,却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小学劳动与技术能力教育的具体范围,学生的大脑发育不完全思考问题简单,很容易在范围过大的教育中对问题理解不够深刻。尽管实际上所有小学劳技课程的老师都接受了与新课程变更相关的培训,但仍然有一些老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此同时将教育重心在课堂教学上进行落实。在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中教师们的作用相对与引入新型教学方式较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使用传统提问技巧使学生获得知识并提高技能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训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是没有用的。在很大程度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在满足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果教学体系存在着不同的漏洞和误差会使得学生进入学习兴趣降低的状态,甚至有些学生觉得课堂教学变得无聊无法积极参加课堂劳技活动,不利于提高劳动与技术的教学有效性。


        3 改善劳技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1优化教学环节设计 激发学习兴趣
        劳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必须从日常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实际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课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内容,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校园课堂教学建设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学生个人对于校园种种政策的反应。对于课堂学习意识培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深刻的理解学生课堂学习意识的发展情况和校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导。比如对学生进行建档明确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经历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导以避免学生情绪过激导致教育的效果有落差。在教师的管理工作教育中,教学内容过于分散,教育的侧重点很容易混淆。很多教师把握不好主次之分,在教育的过程中很难让学生有效的学习与提升,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对于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本身的理解。每一门课程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中都要安排合理的教学方案,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案,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内容质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与技术课程同样也要有一个合理的教学法,以此来引起小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劳技课的教学质量,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不缺乏趣味性。为达到这一目的,就是应该将教与练相结合,在监督学生做体育锻炼的同时,为他们普及相关知识,应该搜集一些可以加强劳技教学有效性的游戏,这样可以高效的提升劳动与技术的教学有效性。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应了解小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可以使用多媒体或独立的教学资源来强化教育内容,在有效营造课堂氛围的同时,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
        3.2合理应用资源 丰富课堂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确保劳技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内容符合教学要求,并严格避免“教师空谈”,这不利于学生热情的养成,无法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上劳技课时,应根据所讲内容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如果容易找到,可以作为作业分配给学生。以技术实践中两个丰富的内容为“泥塑”和“纸工”为例。在生活中不容易找到用于教授“泥塑”的粘土。它必须在某家商店购买,所以老师必须事先进行教学安排;虽然“纸工”中的物品有很多渠道可以购买,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家中或在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可以看出,教师需要具有合理地应用资源的能力,这是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
        3.3 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之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并从其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目前现阶段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为根本,然后对他们进行生活化的情景教学。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保守,如今,我国采用的教育理念依然是应试教育,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的家长忽视了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而只注重于学生在必修学科考试之中所取得的成绩,这极大的限制了劳技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可以让其在日常生活之中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重要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并且培养兴趣,还能练习学生学习到的劳技课程的知识。
        3.4 鼓励协作学习,促进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团队成员之间技巧,智力与能力之间的交流,在合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有效的思维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思考,互相学习并达到劳技课程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对他们的沟通能力以的一种训练。
        3.5科学和相关的评估鼓励实践
        小学生对劳技课程非常热情,老师应该看到这一特点,特别是应该积极的赞美鼓励他们。教师应专注于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学生并予以鼓励。教师在对于学生的劳技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担任领导者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断地有针对性地训练。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准确的检验,让学生在成果的目标下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对于劳技课程学习的责任感和情绪的积极性。学生在一次次朝着正确的学习目标中不断调整自身的训练方法,提高他们的成绩加强对身体的认知。课堂得正确评价在学生的成长中担任了重要得角色。教师在课堂评价中一定要秉持绝对的公平公正,不然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打消学生对于劳技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当学生参加作品的制作时,教师应注意提供一个展示学生任务的平台。在评论学生活动时的结果时,有必要确定表扬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以确保学生的精神和实践技能,并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4 结束语
        综上可知,教师要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更要注重自身能够发挥的作用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得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劳技课程知识。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以高劳技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利.让劳动与技术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乐园[J].小学教学 参考,2018(02)55-86.
        [2]高召琴.在劳动与技术课中开展项目学习[J].江苏教育,2018(07)58-59.
        [3]孟彩娟.情境探索,怎样更有效——浅析小学劳动技术课中的情境 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9(07)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