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提高英语词汇在线教学的有效性——以新冠高频词汇在线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叶迎珠
[导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倡导“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叶迎珠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倡导“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新冠疫情下,传统的词汇教学方式脱离情境和语篇,已经不适应在线词汇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一节新冠疫情英语词汇在线教学的真实案例,提出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提高英语词汇在线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有效整合资源创设真实情境,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启发性、人文性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词汇在线教学;核心素养
        一、引言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是按照单词表的顺序单个地呈现和教授词汇的音、形、意,并通过背诵听写和纸笔练习进行巩固和检验。这种表层化和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脱离情景和语篇,不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新冠疫情下的在线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由于师生不在真实的教室进行教学活动,大班教学下师生的交流不充分,同伴作用降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减弱,学情反馈滞后;其次,由于初中生的专注力为20-30分钟,且在家上网课时学习状态比较松弛,课堂听讲的效果和参与度容易受个人意志影响。那么,在线英语词汇教学应该如何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呢?本文尝试通过笔者的真实案例--Fight against NCP《战“疫”英语知多少》,提出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提高英语在线词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和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1]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通过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碎片化学习向整合化、情景化和结构化学习的转变,学科知识为本向学科育人为本的转变”。[2]与传统教学相比,英语学习活动观体现了学习的认知层次和活动的本质特征,并通过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于一体的学习任务,使学习真正地发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词汇新授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新冠疫情的十个高频词汇和自我防护措施的表达,其主题属于人与社会。本节课40分钟,其教学内容不是来自课本,而是来自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三十个疫情高频词汇》和英文绘本Coronavirus Safety for Children,并有机整合了全民抗“疫”真实事迹的图片、英文歌曲和抖音小视频,创设了疫情词汇学习的真实情境和语篇,极具时代特点和教育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深圳郊区某公办中学初二的全体学生。他们对新冠疫情这一热门话题很感兴趣,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基本能够根据语境来体会和理解词汇的涵义,运用学习策略来理解和记忆词汇,具备一定的语言技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本课词汇的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新冠疫情词汇,少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自觉性不高,注意力无法持久,需要教师创设语境,设计丰富有效的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能在语境中理解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ough, fever, have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spread, infect, close contact, case, quarantine等词汇的涵义和发音,能够理解和使用短语wear a mask, wash hands often,do more exercise,don’t stay up, have a balanced diet以及句型“To protect ourselves from NCP, remember to .... /you shouldn’t ....”进行新冠防护措施的表达。
        2. 学习能力:能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新冠词汇的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3. 思维品质:能够结合语境和自身经验,梳理新冠病毒的起源、传播和症状等,构建和理解全民战“疫”的事迹脉络,分析和概括防疫措施的合理建议。
        4. 文化品格:能感受全民战“疫”的团结精神和“最美逆行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形成民族自豪感,感悟特殊时期家国情怀下的个人责任担当。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在语境中学习十个新冠高频词汇和自我防护措施的表达。
        2. 教学难点:学会高效地记忆高频新冠词汇;能听、会懂低频词汇coronavirus, pneumonia和quarantine;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就如何防控新冠疫情进行口头交流。
        (五)教学组织
        依托CCtalk教学平台,通过图片、视频、绘本等多媒体资源以及小组竞赛、听歌填歌词、在线问卷、连麦互动等活动,创设真实情境、设置问题链、实施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相互关联的活动来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提升、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文化品格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一)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1]
        1. 感知与注意
        导入:先播放抖音小视频《白衣“逆行”》和一个诙谐的小段子--“我明明是一个老师,病毒把我变成了主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词汇coronavirus,并结合构词法和谐音讲解coronavirus的构成、涵义和发音。
        【设计说明】创设情境,引入主题——新冠疫情和主题词汇coronavirus,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并示范如何利用学习策略学习词汇。
        2. 获取与梳理
        结合我国新冠疫情的事迹和图片,通过5W1H问题链“What is NCP?”、 “When and why did NCP happen?”、“How did it spread?”、“What signs of infection does it have?”、“What did people in Wuhan do?”、“What did our country do to stop the contagion?”,梳理新冠疫情及全民抗“疫”的事实信息,呈现新冠词汇。
        【设计说明】学生在新冠疫情的真实语境中理解Novel Coronavirus,pneumonia, spread, fever, cough, difficulty in breathing等十个新冠词汇的涵义和发音,感受全民抗“疫”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最美“逆行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1]
        1. 描述与阐释:
        按顺序复现十个新冠单词和图片,示范教读,学生通过复述描述图片内容。
        【设计说明】掌握词汇的发音和在句子中理解词汇的用法。
        2. 内化与运用
        (1)将十个疫情词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一分钟限时记忆和记忆王大比拼的游戏,学生在对话框输入英文单词进行抢答。
        【设计说明】在小组竞赛中激发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使用学习策略记忆单词,强化短时记忆词汇的效果,收获成功的体验。
        (2)学生通过在线问卷,完成重点词汇的拼写和选出所学低频词汇的意思。
        【设计说明】全员参与在线问卷以增强师生互动,获取课堂反馈;引导学生校对答案以复习词汇。
        (3)播放英文歌曲Fight the Virus的视频,让学生填出单词virus和coughing。   
        【设计说明】重温部分新冠词汇,调节紧张情绪,为如何自我防护做好准备。
        (三)学习理解活动2——概括与整合
        学生联想生活实际,思考问题“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from NCP?”。教师进行点评后呈现钟南山院士的抗“疫”卡通图,引导学生学习wear a mask,wash hands often,do more exercise,don’t stay up, have a balanced diet等短语,并结合句型表达防护措施。
        【设计说明】学习和理解防疫措施的表达,为后面的运用迁移做好准备。
        (四)运用实践活动2——分析与判断
        (1)学生完成在线问卷,判断题目中的四种防疫措施是否正确。
        【设计说明】判断并明晰正确预防新冠病毒的措施。
        (2)通过观看英文绘本Coronavirus Safety for Children,获取更多防疫措施的完整表达。
        【设计说明】从绘本中梳理更多防疫措施的表达,提高日常防护意识。
        (五)开展迁移创新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活动。[1]
        1. 想象与创新
        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个人的防疫建议,并通过连麦互动进行展示。
        【设计说明】总结本课所学,完整发表自身的防疫建议;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和鼓励创新。
        2. 批判与评价
        呈现“最美逆行者”和钟南山院士的照片,引导学生表达对医护人员和疫情的想法和看法。                  
        【设计说明】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增强战“疫”必胜的信心。
        3.布置作业:
        (1)必选作业:完成有关李文亮医生的语法填空;
        (2)分层作业:A层运用课堂所学,发英文视频向组员介绍新冠疫情的爆发、蔓延、症状、全民抗“ 疫”的事迹和你的防疫建议;B层抄写十个新冠词汇及其中文意思3遍,并完成语音打卡。
        【设计说明】实行必选作业加分层作业,以巩固延伸课堂所学,促使A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迁移创新, B层学生强化词汇的发音和涵义。
        五、教学反思和总结
        从课堂反馈、作业情况和学生访谈看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基本一致。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其有效提高在线词汇教学效果的措施如下:
        (一)有机整合资源,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本节课基于战“疫”的主题语境,有机整合了全民抗“疫”的图片、歌曲、绘本、抖音等资源,把零碎的词汇学习和运用融于新冠疫情、全民战“疫”和自我防护的情境中,“使学生感知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真实感、现实感和需求感” [3]。而且,一贯到底的教学情境也使得学生无需进行词汇情境的切换,更加省时省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注重启发性,基于主题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本节课通过“What is Novel Conoravirus?”、“How to protect ourselves from Novel Coronavirus”两个大问题以及5W1H的子问题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促使学生通过获取、分析、概括、创新等思维活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主题意义的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1.通过整合有趣的抖音、歌曲、绘本等多媒体资源,提升了网络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课堂。2.设计了小组竞赛和连麦互动等活动,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进行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四)注重人文性,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通过全国上下(如国家主席、总理、钟南山院士、白衣护士、军人、工人和武汉人民等)在战“疫”中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事迹,使学生体会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引导学生利用构词法和音标,使用学习策略,掌握词汇的发音和拼写;2.实行分层家庭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由于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整合了主题、语篇、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六要素,符合学生学习的本质规律,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较好地实现了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本课例的设计和实施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因年级人数较多而未能较好地进行交流指导;连麦互动环节中,教师未能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等。但如果教师能提前发放导学案,引导学生加强预习,并在课堂上留出答疑时间,课后加强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 王蔷. 2015.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英语教师, (16):6-7
        [3] 王蔷. 2016. 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问题”、“情境”与“活动”[J]. 基础教育课程, (3): 45-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